古曲悠扬犹在耳
古代先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实践中创造出了原始文化和原始艺术,音乐即为其中之一,乐器就是伴随着悠扬的乐曲应运而生的。至于那些贪图安逸的奴隶主与封建统治者,则是穷奢极欲、醉迷歌舞,终日过着“钟鸣鼎食”的享乐生活。在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中就出土有铜铙、铜等四件精美的青铜乐器。
铜铙形似铃而形体较大,体短而阔,部中空可安装木把手,使用时执把,铙口朝上,用槌击之而发声,当然特大型的铜铙需要安插在铙座上才能使用。本文介绍的这件商代铜铙(图1)通高41.5厘米,铣间宽29.1厘米,重18.1公斤。合瓦形铸造,空腔剖面呈六边形,体部委角方形巨目突起,由细线条的卷云纹和连珠纹组成对称的兽面,巨目上亦饰有阴刻螺旋纹,在其鼓部被击打之处还饰有兽面形图案。以往在安徽、江苏、浙江等地也曾出土过这种形体的兽面云纹铜铙,说明这是商代流行于南方地区的一种青铜打击乐器。
铜系单独悬挂的乐器,也靠槌击奏音,形似大钟,故有人认为它就是由钟演变而来的。这里我们介绍的商代铜(图2)通高31.6厘米,铣间宽26.6厘米,重12.6公斤,发音浑厚、宏亮。其器体立面呈梯形,横截面呈椭圆形,口平。舞部中央有长方形孔与腔相通,上立环形钮,两侧铸有凸扉棱;舞部两端各铸一伏鸟(一佚),鸟长颈尖喙,短尾敛翅。器身两面纹样均以云雷纹衬地,中间部位以浮雕式牛首纹为主体,牛首宽鼻,小耳,双牛角内卷成圆形,围抱一燕尾纹组成的圆环,环中部饰变体火纹。浮雕纹饰之上阴刻雷纹,周边环饰燕尾纹。这件铜是迄今发现的该类乐器中时代最早者,比原先认定的其出现时间要早,故而可以认为,铜为南方古代先民所首创,尔后流传到中原地区,至西周中、晚期才开始流行。
诸多乐器的问世,大大充实美化了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看到这些锈迹斑驳的青铜乐器,今人的耳畔似乎又响起了远古时代的悠扬乐曲;品类繁多的古代乐器的出土,则为研究我国悠久的音乐发展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