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曾经是春节?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2018-02-23 10:24:29 作者:郑学富 来源:北京青年报 已浏览次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我国民间称“元旦”为“阳历年”,其实,“元旦”并非舶来品,而是地地道道的“国产货”,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不过,那时候的元旦是现在的春节。
“元旦”的“元”,有开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
“元旦”一词,最早起源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有关于:“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的记载。
元旦在古代有多种别称:
元春,《乐府诗集》:“展礼肆乐,协此元春。”北齐时的《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也有“元春”之称。
元日,《书·舜典》:“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唐崔道融《元日有题》诗:“十载元正酒,相欢意转深。”
元正,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说:“元正上日,百福孔灵。”《晋书·王导传》:“自后元正,导入,帝犹为之兴焉。”
元辰,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岁惟元辰,阴阳代纪;履端归馀,三朝告始。”唐朝诗人杨师道“皇猷被寰宇,端扆属元辰。九重丽天邑,千门临上春。”
元朔,一年的第一个朔日,即正月初一日。唐德宗《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献岁视元朔,万方咸在庭。”《旧唐书·李珏传》:“元朔未改,园陵尚新。”清钱谦益《崇祯元年元日立春》诗:“淑气和风应候来,王春元朔併相催。”
在历法上,人们习惯称地球绕太阳转一周为一年。但是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转没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所以一年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人为规定的,这就造成了各种历法的不一致,所以,我国历代元旦月日并不一致。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上古时候,历法以孟春月作为正月。这时候冰雪开始消融,蛰虫苏醒过来,百草萌生新芽,杜鹃鸟在原野中啼鸣。万物都长了一岁。夏朝以正月为历正,殷朝以十二月为历正,周朝以十一月为历正。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五霸,七国争雄,战争频繁,人们没有机会顾及编制历法。秦国统一天下,注重推求五行胜克,自以为是得了五行中水德的祥瑞,把河改名为“德水”,岁正取为十月,十月一日为元旦。汉朝建立后,高祖也是自认为得了水德的祥瑞,所以沿袭了秦朝的历法。到汉武帝时,颁行《太初历》,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
汉武帝之后,历代相沿未改,所以这个历法又叫“夏历”(今俗称为农历)。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为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