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俭朴风趣的婚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陇城、坪坦一带侗寨,男女结婚时,由男的亲自去接。双方暗暗商定时间,侗语叫“拉闷”,译成汉话叫“偷日子”。到了那天夜里,新郎邀约几个知心朋友作伴去女方接亲。一路上打着火把,提着灯笼,哼着侗歌到女家。新娘的同伴们围着火炉煮油茶招待,到了约定时辰即动身出门。不兴哭嫁,到了男家,新郎兴奋地高声大喊父母:“快起来煮油茶!”其实,早就准备好香喷喷的油茶,等着迎接自己的新儿媳了。新郎携同新娘进了屋门,就把一颗大竹钉牢牢地钉在堂屋的中柱上,表示永恒的爱情要白头到老。

 

  这晚,叫做“过门”。男女形式上结了婚,实际上并不同宿。“过门”的第二天,新郎请本团赛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去请女方父母过三天到郎家吃酒。三天后,女的回门;新郎就送糯米、肉、腌鱼和米酒去,并接岳父母及女方亲戚来家吃喜酒。宴会上互相敬酒,共唱酒歌,这样就算男女正式结婚了。宴后,新娘限随父母、哥嫂一同回娘家。等到第二年春天农忙季节,新郎去接新娘来帮忙干活,这才开始同宿。这次新娘也只住三、五夜,又回娘家。女方住娘家三、五年不等,有的地区,新娘坐家时间愈长,就认为愈体面。但往往也因此引起夫妻感情不和,甚至导致离婚。解放后这种习俗已改了许多,大大缩短了住娘家的时间。

 

  在通道县的播阳、牙屯堡一带地区,与前面介绍的略有不同:“过门”的前一天,新郎邀请几个同伴到女家唱歌。“过门”这天,新娘也邀请几个同伴,不带任何礼物去男家唱歌、喝喜酒。这几天,新娘只能与同伴住宿在一起。两三天后,男家才送糯米、肉、腌鱼之类的礼品去女家,宴请女方的房族亲戚。这天新娘也跟随送礼的人一起回娘家,仍过姑娘生活。第二年春秋农忙季节,新郎去接新娘帮助劳动,才能同宿。第三年接的次数就增多了。待到新娘愿意到男家长住,娘家就送田地了(侗语叫“送塅田”),意思是说,姑娘好比一坵田,现在可以播种收谷了。这是暗喻女儿到男家当家。

 

  在通道的芙蓉、金甸一带侗寨,婚礼又不同。结婚这天,新郎在寨子里挑选父母健在、兄弟姐妹俱全而又能说会唱的青年人去接亲。新娘由几个少女陪同,由接亲的人引着步行到男家,然后,新娘到火炉边煮茶。这时,一伙小后生蜂拥进入火炉堂,拉着新娘绕火炉转三圈,意思是在这里打转转就不知回去了。有时为了热闹,新娘及其他少妇和伴送的姑娘一起都拉着打转转,弄得满堂大笑。结婚的晚上,陪新娘来的少女要唱“结婚歌”,内容是从老人植树到修建新房。唱到有味之处,听众就齐声喝彩。

 

  在双江、黄柏等地,新娘进门之前,男家在大门里面摆着一个格筛,点上五盏双灯草的茶油灯,新郎全家人统统都躲藏起来。新娘跨过格筛,进入火塘,在火炉旁坐下时,新郎全家才陆续走出热情地接见新娘。

 

  通道县的下乡、地连一带侗村的婚嫁,更是独特。男方去接亲时,要选两个未婚而又漂亮、伶俐会唱的少女做“引亲娘”,还要选两个父母、兄弟、姐妹俱全的、有福气的后生当“关亲郎”。“引亲娘”手里拿着伞,提着鸡笼,笼里关着一对鸡,雌雄各一个。其他接亲的人,担着酒、肉,到了女家,“引亲娘”很快被新娘寨子里的后生们拉去唱歌去了,而“新娘”的女伴则围着“关亲郎”吵着要猪肠子下茶吃,其实,这些姑娘们并非真的嘴馋,不过凑凑热闹罢了。

 

  这个地区还有“哭嫁”的习惯,不管是真哭假哭,都用帕子遮着脸面。出嫁的姑娘不许穿戴裙服,只兴束花带。新娘由一位父母、兄弟、姐妹俱全的少女打着伞陪伴着走到男家去。陪伞的少女允许穿裙服。还有新娘的姐妹、嫂嫂及同伴也一同送新娘到新郎家。

 

  新郎家得知新娘已经出门,迅速派人去请岳父母、郎舅及姨母、姑母等亲人到郎家来,这叫“勾客”。“勾客”称为“上亲”。在第二天晚宴的正席上,新郎先向“上亲”敬酒。双方各致酒词,唱酒歌。第三天就送客,新娘随同父母回家。第二年新郎去接新娘来住宿。同居到怀孕后,男家办一餐茶饭,举行一次“收心礼”,请女方母亲、嫂嫂及伯叔母来“梳髺”。这时,女的由两个发髺,结成一个发髺,表示长留夫家。

 

  还有一种更为风趣的婚俗,侗话叫做“出闷嫁”。就是姑娘在出嫁前,可先向外发口信。凡在姑娘将出嫁时来唱歌的后生,可取新娘的一件花衣裳去作凭证。到请客那天,四个后生用一根花扁担,挑着两双草鞋,挂着姑娘的花衣裳,摇摇摆摆,边喝边舞来到鼓楼边。新娘的同伴——调皮的姑娘们,拦住鼓楼门,唱“拦路歌”。待后生们对答后,就引他们到新娘家喝喜酒和油茶。这些后生们酒醉饭饱后,又继续唱歌,逗得新娘开心,也来参加唱歌。后生们一直唱到新娘出屋为止。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