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里的“年味”技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域都孕育着独属于此地的风情,东北的种种民俗就如同黑土地上生长着的瑰宝,透着古朴,热烈和豪放。在吉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件件老物什、一种种传统技艺,包含着的是浓浓的年味儿和深深的乡情。

  在东北,过年的味道很多种,剪纸就是其中的一味。作为满族剪纸技艺继承人,关云德的“年”来的很早。

  他的剪纸粗犷、豪放、浑厚、古朴,题材种类繁多手法多样,采用剪子铰、香头烧、灯烟熏、刀刻、手撕、套色、补色、贴色等技艺把传统的剪法与现代刀刻相结合,既有观赏价值又有收藏价值。“我本身是满族人,我首先要把这《100女神》搞出来,因为咱也没上过专业艺术学校啊,创作是比较难的,我就利用这农闲时间一个一个地琢磨,每个女神有什么特点,我给你打个比方,比方说这个冰神,这冰神你看他不跟真人一样,他是三棱脑袋,穿着皮衣服皮鞋,这当时我看这皮衣服刻的毛太废劲了,我就把这马虎冰神的面具就放当腰了,这我又省工了,完了还增加艺术效果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是我最满意的作品。”

  除了火红的剪纸,一幅幅蕴含美好寓意的刀刻画也被很多人贴在家里,刀刻画不仅意境悠远,又有立体质感,受到许多北方人的喜爱。

  在九台兴隆街道办事处东岗子村温占均的家里,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刀画作品。苍松劲柏、水流石上,一棵草、一片叶都栩栩如生,充满意境,仿佛脱框而出。而他能与刀画结缘,却要从1986年说起。 “那时候我就寻思挣钱养家哪,那时我就到敦化下车,我就随便走在大街上,走到一个小亭那,有一个人在那画画,画刀画,那时我不喜欢刀画,那是在板子上画,不是画布,画的是松鹤,我瞅着这么好,我就被这个画迷上了,挺稀奇的。我就说你在哪学的呀,他说是和宋万清学的,他说宋万清就在街里,在渤海街,我就想见见这个人。”

  找到了宋万清,看到一件件充满艺术魅力的作品,年轻的温占均被深深震撼了,当时便拜了宋万清作师傅,跟着他学起了刀画技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30多年的时间,他的技术得到了进一步飞跃,以油彩为原料,采用中国山水画和西方油画技艺相融合的手法,每一幅作品都更加贴近自然、惟妙惟肖。长春市九台区兴隆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莹莹

  “他的这个刀画创作应该在九台来讲是独一无二的,独一份,这种创作在咱们看到画的时候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春节的“年夜饭”总是包含着浓浓的团圆情怀。在吉林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顿热气腾腾的满族乌拉火锅是很多家庭的选择。

  140多年前,时任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正三品总管云生、台春、德克德恩、乌音保等官员经常在凤吉园宴请贵客。后来,创始人贾福被召进京,到清宫御膳房料理传授乌拉满族火锅技术。谈及凤吉园火锅的发展史,第五代技艺传承人贾鑫很有感慨:“满族火锅在摆放方面是有要求的,有满族的礼仪在里面呢,比如说我们在摆放各种肉品的时候,叫做前飞禽后走兽,左山珍右鱼虾,四碟押桌,转圈撒葱花。满族火锅最重要的肉是五花三层肉,就是我们的白肉,这是最重要的肉。”

  乌拉满族火锅以鸡汤为底汤,加入人参、天麻、枸杞、红枣、桂圆、山楂、冬虫夏草、麦冬、当归等多种名贵中药材,长时间精心熬制而成。“它的汤非常滋补、非常营养。我们的技术活全在这个汤里,比如说鹿肉是补肾第一肉,狍子肉是补气第一肉,从肉的配置来讲也是很讲究的,汤也有各种配料什么的,汤也就很滋补。”

  过新年,最能掀起春节热闹喜庆气氛的莫过于东北的唢呐了。

  唢呐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制,成圆椎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所以俗称喇叭。山东唢呐是我国民间唢呐主要流派之一,其特点是善奏高音唢呐,善于模仿鸟鸣。清朝中晚期,大批山东籍的百姓闯关东来到东北,其中在通化县西江镇定居的人中有多位唢呐艺人。赵家班唢呐的第一代当家人赵丰安就是其中之一。至今已传至第七代赵清华:“我祖祖太爷他们从山东往北方来的时候他们吹唢呐吹过来的,小时候跟我六哥学的现在的吹奏方法,当时跟父亲学的时候是一种乐趣,觉得这个东西非常奥妙,有好几个空,捂上这个空有变音的层次,所以吹出来的感觉也不一样。”

  很久以前,北方的人们会在特殊日子里,穿上鲜艳特别的服装,唱起歌,跳起舞,表达欢喜之情或祈福之意。

  在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荣波老师的家里,他的父亲——大萨满张玉海跳起陈汉军旗单鼓舞,张玉海腰系萨满腰铃、手执萨满鼓,一边吟唱萨满神歌,一边击打萨满花仙鼓,舞动的腰铃发出清脆的声响,随着时急时缓的鼓点,他身形晃动,却脚步沉稳,原生本色,粗犷豪放,时而高亢时而低昂的神歌古朴空灵,意境神秘。“我们的萨满习俗文化群众性非常强,家族的人都可以参与进来,陈汉军萨满习俗它弘扬高尚伦理道德思想,敬神孝祖、尊老爱幼、尊崇爱护保护大自然、倡导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是我们的文化主旨,有着积极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同样,戏曲一直以来也承载着传统的文化习俗,带上家人去感受一场文化底蕴十足的关东吕剧,不失为一种新颖的过年方式。

  关东吕剧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清政府于咸丰十年正式开禁放垦。数十万来自山东、河北等地的“关里人”陆续进入东北,这就是“闯关东”。在忙碌的生产劳动之余,戏曲成为了这些移民重要的精神食粮,其中,来自老家的小曲小调和琴书演出颇受追捧。已年逾古稀的王延伍仍在关东吕剧的舞台上发挥余热。“这个吕剧它是根据山东琴书演变过来的,实际上山东琴书在清朝的时候已经传到我们东北来了。那个时候有好多艺人也是闯关东,在18几几年的时候大连成立了一个琴书院,实际上我们关东吕剧就是从它那面传承过来的。”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是节日里的传统,挑选礼品也是一种学问,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松花石砚”凝聚着匠人的心血,更表达着学富五车的寓意。“在康熙文集当中,盛京之东,砥石山麓,有石累累,遵制砚若干方……”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松花石砚雕刻技艺”传承人刘祖林将松花石砚的历史娓娓道来。松花石砚诞生于300年前的清朝康熙年间,被称为砥石砚。随着清朝的灭亡,连年的战乱使松花石砚材埋没于荒烟蔓草,1979年,刘祖林成为通化市工艺美术品厂的一名美工,亲自雕刻出当代第一方松花石砚,至此失传了200年的松花石砚重现天日:“七九年我们厂发现了松花石,厂里给我抽出来,还有三个人,我们四个人成立一个新产品研究小组,我当了组长,那时候厂长发现的第一块松花石,鹅蛋那么大递给了我,当代的第一砚做完了之后一直保留在我身边。”

  现在,旅游市场的开发、传统书法的普及,让松花石砚这一瑰宝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