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器鬼谷下山图罐欣赏
这件收藏品高29.8厘米,口径21.4厘米,底径20厘米,器形不太规整,器身上有黄豆或玉米粒大小的凸起,可能与当时烧制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有很大的关系,有铁斑和晕散。其胎体莹润,胎骨浑厚,内壁不甚规整,足里微凹,三段拼接而成。整器平口,短颈,丰肩;圆腹,腹至胫部逐渐内收,腹胫交接处直径和口径大体相同;素底,大矮圈足,较宽,较浅,圈足斜削,有明显旋纹。它共有四组纹饰,主体纹饰为“鬼谷下山”的情景,另外三组为辅助纹饰。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组为颈部几个连续的水波纹单元。该器水波纹单元的画法为元代的典型画法,从目前的资料看,在元代以前的瓷器和以后的明清瓷器中,都没相同或类似的画法,即每个水波纹单元都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为逆(顺)时针形成的向外旋的圆形圈。第二部分为连接着两部分的粗线双勾平涂的曲线,犹如雄蛇曼舞,和前两部分形成鲜明的浓淡对比,并且注意留白。第三部分为相对的同心圆弧曲线,开口向上的圆形弧线不甚明显,开口向下的圆形弧线比较明显,有的接近半圆。这就使颈部的水波纹看起来绵延不断,韵味十足,于方寸间感觉到惊滔骇浪的气势。现藏英国戴维德基金会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上所画水波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现代所仿的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往往忽略这一点)。在大家公认的元代瓷器上,与此相同或类似的水波纹画法的还有英国大英博物馆藏青花牡丹纹双耳罐、青花孔雀牡丹纹,日本大阪东洋陶瓷美术馆藏青花莲池鱼藻纹罐、日本出光美术馆藏青花双龙扁壶(以上均见陈文平《流失海外的国宝》图录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釉里红三友图梅瓶(参见徐湖平主编《江苏博物馆藏文物精华》,南京出版社,2000年)。
第二组纹饰为缠枝牡丹,叶片有大有小,有叶脉的痕迹,多则五瓣,少则三瓣,错落有致,叶片顶部细长。叶片和花卉色泽浓郁,叶芽、枝条色泽浅淡,花繁叶密,相映成趣。
第三组为“鬼谷下山”场景。此故事来自于元代平话,而不是有些媒体所报道的取自历史故事。平话中的人物形象,就目前所能见到的资料来说,主要在元代壁画、版画和陶瓷上。佳士德亚洲部顾问苏玫瑰认为此故事来自于元代至治年间建安虞氏所刻版画《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其为世界孤本,藏于日本内阁文库,民国和解放初期个人和出版机构对此书多有影印,作者在国家图书馆发现,各种版本质量参差不齐,只能参考民国时期蝴蝶装的影印本,以下相关资料均来自此影印本),作者就此翻阅了大量资料,对绘画的场景逐一分析。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