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堆贴褐彩武士壶欣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据考古发掘证实,在今天湖南长沙市郊铜官镇至石渚湖一带,曾经存在着一个古代烧瓷窑址,我们习惯称之为“长沙窑”。长沙窑创于唐代,终于五代。时间虽不长,但却首创了釉下彩在瓷器上彩绘的装饰技法。据冯先铭先生主编的《中国陶瓷》一书介绍,长沙窑烧制的器物以日常生活用具为主,壶是其中一种较有代表性的产品。而且前期与后期有明显变化,主要集中在腹、流、柄等部位。同时,“瓷器的胎质,前期较粗松,胎色为暗红色,后期胎质细密,色多为灰黄和灰青。釉色前期黄中带青,黄的成分略重,胎釉结合不好,常有剥釉现象;后期釉色青而微黄,色调稳定,比较统一”。

 

  唐代长沙窑的作品—堆贴褐彩武士壶(见配图),壶高23.5厘米,口径12厘米,底径13厘米,基本造型为喇叭形口,粗短颈,长腹,平底;肩部附件有:执柄细长如带,六方形短流,对称双系。腹部堆贴三组图案。均为人物造型,分别是胡人舞者和披盔挂甲的武士形象,均施以褐彩。造型独特,纹饰别具风格。由于长沙窑作品是当时外销瓷之一,因此在器身上装饰胡人舞乐图、狮形图等图案,显然是为了适应外销的需要。此件收藏品现珍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