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参观博物馆,你做到文明了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小孩子在嬉闹

 

  自去年12月29日临海市博物馆正式开馆以来,汇聚着祖辈们艺术底蕴和古城文化气息的历史文物和场景布置,给博物馆带来了火爆的人气。短短一个月时间,参观者就突破了12万人次。

 

  然而,巨大的人流量也给博物馆管理人员带来了不少烦恼:馆内场景多处出现小损伤,一些人果皮纸屑乱扔。参观者的好奇心和参观热情给博物馆的运营和维保造成了较大的压力,为此管理人员左右为难。

 

  不久将迎来春节长假,临海市博物馆将实行限流措施,每日限流6000到8000人次。

 

  人气火爆,部分场景出现小损失

 

  昨天,记者来到临海市博物馆,入馆的安检门时不时响起“嘀嘀嘀”的声音,前来参观的男女老少络绎不绝。

 

  自开馆以来,短短一个月时间,参观者就突破了12万人次。据了解,仅元旦当天,人流量就高达一万多人次,而周末一天则有6000到8000人次的人流量,工作日期间每日人流量也有约3000左右人次。

 

  在历史厅一些有场景布置的展览区,记者发现有些小孩子看到逼真的场景兴奋又好奇,就不由自主地把上半身趴在场景的边缘,或者忍不住伸出手摸几下。边上的家长看到了,就会连忙上前把孩子拉下来,提醒孩子不要乱摸。也有一些家长没注意,在展厅里巡视的管理人员和安保人员看到了也会过去提醒。

 

  记者了解到,馆内确实存在部分场景损坏的情况。2楼历史厅的展柜玻璃有汗渍手印和刀痕,3楼翼龙厅的树丛场景中被扔了果皮纸屑、口香糖,4楼民俗厅的一些场景模型构件被碰倒或折断……

 

  “参观者整体来说素质还是比较高的,不过这一个月以来,还是有部分场景出现小损伤的现象,一旦发现,我们都及时修复了。”临海市博物馆展陈部工作人员林姗姗告诉记者,至今为止累计出现损坏情况有30多起,这给博物馆的运营和维保工作带来很大压力。

 

  管理人员左右为难不得不设“一米线”

 

  为了提升参观者的参观体验感,临海市博物馆设置了不少仿真场景,特别是民俗厅,里头有很多具有临海传统特色的还原性场景,都是由一些逼真的蜡像和树脂制造的模型组成的布景。

 

  设置这些逼真的还原性场景,本可以有更好的展览效果,还能增加参观者在享受展览时的互动。不过,要达到这样的理想效果,离不开参观者自觉保护的意识。

 

  “一开始我们打算让参观者更靠近场景,身临其境感受临海文化,但是场景模型的损害给监督和保护带来了更大的管理难度,这让我们有点左右为难。”林姗姗说,像民俗厅的场景模型出现一些小损伤的情况时有发生,比如说古城墙边的小牛模型构件的一条腿被折断,倒了立不起来,老街饭店场景外的烤红薯模型,原本的红薯颜色被摸得有了黑黑脏脏的印记。

 

  为了能够更有效地管理和保护博物馆的展品和藏品,他们增设了一些防范性设施。“为了防止损坏情况出现,我们不得不在场景外围设置了红色的‘一米线’,加大观赏距离。”林姗姗说。

 

  良好的入馆体验需要大家的文明参观

 

  记者发现,其实馆内各个展厅的各处展区,都有设置提醒标识:“请勿触摸”、“请勿攀爬”、“注意安全”等。

 

  “开馆以来,博物馆的管理主要存在3大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也是参观者最需要注意配合的3点。必须携带身份证或市民卡才能入馆,零食饮料不能带进馆里,馆内有免费饮用供水,可以带水杯入馆。”林珊珊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参观者提高意识文明参观,不要因好奇心想辨真假去触摸展柜、展品,“展厅内光线较暗是为了保护文物藏品,特别是一些纸质文物,对光比较敏感,照度不能太高,所以要关掉闪光灯拍照。”

 

  据了解,考虑到春节小长假会出现参观高峰,为了加强对文物藏品的保护,提升参观者的参观体验,临海市博物馆将实行限流措施,每日限流6000到8000人次,并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小贴士


  台州市博物馆


  根据人流量进行灵活调整

 

  台州市博物馆安全物管部杨东伟介绍,如果人流量太多,他们会进行限流。届时门口会暂时关闭10分钟左右,等展厅内恢复正常了再放下一批进来,尽量保证参观的舒适性。

 

  同时,门口会有保安在门口维持秩序,并向观众说明情况,展厅里面则会有志愿者或保安对人流进行疏导,比如先去人流量较少的四楼。参观者看完后会请他们不要在馆内逗留,如果外面人流量还是过大,有失控的风险,会酌情申请警力配合维持秩序。

 

  黄岩区博物馆


  春节假期预计不限流

 

  黄岩博物馆书记、副馆长林杰介绍,寒假刚开始没多久,入馆的学生和小朋友多了很多,人流量比较旺,每天有1000多人次入馆参观,讲解预约也比平时多。预计春节假期人流量不会超负荷,因此假期暂不实行限流措施。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