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纳斯卡地画遭卡车司机碾压
当地时间1月27日,一位秘鲁卡车司机破坏了这幅名为“Guarango树”的纳斯卡地画(拍摄于2014年)。 摄影:MARTIN BERNETTI,AFP/GETTY 撰文:Rachel Brown
当地时间本周一,40岁的秘鲁卡车司机Jainer Jesús Flores Vigo遭到警方逮捕。Flores被控“破坏文化遗产”,因为他驾驶自己的卡车碾压了长近50米的纳斯卡地画,对这个联合国世界遗产地造成了严重破坏,否则也不会在全球引起轩然大波。
Flores称,上周六晚上,机械故障问题迫使自己忽视路标,驶离全长31000公里的泛美公路,该公路始于智利,终到美国南部。不过,一家阿根廷报社认为Flores驶离这条公路是为了逃避过路费,而一位秘鲁法官则认为缺乏足够的证据表明他是蓄意为之。
Flores目前已被释放,不过仍处于限制自由状态,几天之内他可能会参加秘鲁文化部组织的听证会。不过,公共部门的律师呼吁对Flores处以9个月预防性拘留,以及1550美元的罚款,这大约是秘鲁月平均工资的3.5倍。
沙漠中的巨幅地画
大约公元前1-700年,纳斯卡人挖掉了被氧化的岩石上层,将0.3米之下的土层暴露了出来,通过这种方式雕琢了1000多幅巨型地画。这片沙漠非常干燥,年降雨量不足3厘米,因此这些巨型线条和动物图形(有些大小堪比帝国大厦)在近2000年的时间里都没有任何变化。
上世纪30年代,随着商业航班的出现,纳斯卡地画才开始引起学者的注意,因为其完整形状只有从空中才能完全显现。自从那时起,关于纳斯卡地画的成因诞生了许多理论,有人认为是天文历法,有人认为是市场,还有人认为是与水仪式有关的纪念碑。
无论最初的目的是什么,纳斯卡地画对秘鲁的文化遗产而言至关重要,每年都有成千上万名游客前来参观访问。不过,这并不是它们第一次被破坏。
破坏安宁
2014年,在一次大型气候会议期间,为了呼吁公众使用可再生能源,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的成员做了一场秀,结果在纳斯卡地画上留下了脚印。此事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最终绿色和平组织致歉。不过在如此脆弱的环境中,他们留下的痕迹可能会存留数百年。
实际上,像Flores这样的破坏“每天都会发生”,考古学者、纳斯卡-帕尔帕项目的主管Johny Isla在秘鲁的一个广播谈话节目中说道。他表示,有些人会在纳斯卡地画附近的公路边上丢垃圾,还有人会拍摄自己从纳斯卡地画上行走的视频上传到社交媒体上。
Isla指出秘鲁文化部每天都会监测重要区域,同时还建议加强整个遗址的监视。据秘鲁的国家媒体安迪纳新闻报道,其监测方法包括使用无人机。
此外,泥石流,尤其是与气候改变相关的洪水而引起的大型泥石流,以及侵入式的旅游业,都在威胁着纳斯卡地画遗址。
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评价道:“纳斯卡地画将这片广阔的土地变成了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社会文化景观,一直保留到今天。纳斯卡地画是全世界最出类拔萃的地质文化遗迹群。”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