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玉文化对于当今社会的启发
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不仅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而且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说玉是华夏文明的基石,那么玉文化则是华夏文明的脊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始终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玉与中华文明
有着八千年历史的中国“玉文化”,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而延续至今,是中华传统文化区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代表,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人都把玉看作是集天地灵气于一体的结晶,赋予了它不同的含义,它博大精深,寓意深刻。中国玉具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底蕴,其中之一就是成为宗教象征,存在于古代帝王皇宫的玉制品被看作是佩戴者地位身份等级的象征,成为维系社会统治秩序所谓“礼制”的重要构成部分。此外,把玉的外观特质等一些自然特性比附于人的道德品质,作为所谓“君子”应具有的德行而加以崇尚歌颂,更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创造。
中国玉是这一独特文化的物质基础,是中华民族的先民从各种石头中筛选出来的“石之美者”,具有温润莹泽、缜密坚韧的美感和实用功能。这个筛选过程极为漫长,可以说贯穿于石器时代的始终。在这个漫长的筛选过程中,“昆山之玉”也就是“和田玉”成为公认的“宝玉”、“真玉”。众所周知,中国是爱玉之国、崇玉之邦,玉石来源大约有一百余处,在中国历史上用玉制度方面早已体现出真玉、非真玉的界定。帝王是中国古代最高阶级,和田玉在成为真玉的同时,也就成为帝王用玉。此后,经过无数的岁月,和田玉方才走入民间,遍及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人说,和田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的“国石”,更是中华文明的显现,它与中华文明的渊源、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考古学者最新研究考证,并提出中国在石器和青铜器、铁器时代之间存在着一个玉器时代,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玉器时代也是中国文明的起源时代。早在新石器时代,昆仑山下的先民们就发现了和田玉,并作为瑰宝和友谊媒介向外运送和交流,形成了中国最古老的和田玉运输道——“玉石之路”,即后来的“丝绸之路”前身。和田玉七千多年的开发利用历史,证明了我国边疆与中原、东方以及西方的文化与商贸交流的第一个媒介,它既不是丝绸,也不是瓷器,而是和田玉。和田玉不仅在东西方文化和经济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还是中国各民族友谊的象征物,和田玉作为历史的鉴证,雄辩地证明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殷商时代,我国就创造了以和田玉为主体的玉器工艺美术新时代。和田玉登上了华夏民族的玉坛,形成了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玉器史,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类艺术史上的辉煌成就和世界文化艺术宝库的珍贵遗产。中国玉文化的辉煌不亚于伟大的长城和秦代兵马俑的奇迹,它的成就甚至超过了丝绸文化、茶文化、瓷文化和酒文化。
玉文化的内涵
“玉文化”体现着中国人的感情寄托,是中国人民对生活与生命意义的一种体悟,一种理解,一种智慧。玉文化是不同于世界其他各民族文明的,而是儒家文明的显现。而理论意义上的玉文化,其实是依托于玉石制作的各种工艺和产品,经鉴赏和审美而不断发展升华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实际上它代表着中国人的一种精神,一种境界,随着时代更迭而不断发展,经久不衰,日臻完善。
几千年来,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已经是“德”的代名词,这当然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有例为证:孔子在《论语》中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德是好行为的成果和作用,是非常伟大而严肃的问题。玉与君子的美德相连,有德之人就是君子,真正好玉之人就是好人,故以玉比德,敦品励行。“君子比德于玉”几千年来成为历代中国人修身养性的座佑铭。中国玉文化还包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有“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瑕不掩瑜”的清正廉洁气魄、“锐廉不挠”的开拓进取精神。
由此可见,在中国玉文化中,玉代表“品德”,“品德”就物化为玉,玉文化可以成为社会文明发展的精神支柱。当今的人们应该继续继承和发扬“君子如玉”这个高贵的品质。而在过去人们还把玉作为信物来交换,这也是玉德的一种表现方式,体现出君子的承诺,君子一诺千金。君子如玉,玉的坚韧、温和、细腻和人性有着极大的一致性。“温润如玉”、“洁身如玉”在我们心目中成为最美的一种赞誉。玉者无声,玉已成为君子的化身和代表,是纯洁之物,是赞美人性品德优秀的代名词。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