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海赏珍之秦代谷仓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春秋初期,秦国对粮食生产和粮食储备就非常重视,因此关于秦代粮仓的文物考古也多有发现,如湖北云梦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中就记载有秦代的《仓律》。《陕西金石志》中记载有关于秦代粮仓的瓦当、印章和量器等。由于秦代重视粮仓建设,注重储粮备战,所以延伸到用粮仓模型作为明器陪葬也比较普遍,而且制作也较前考究和精美。

 

  秦代点彩粮仓 图1 .这件粮仓器型乍一看酷似一个蒙古包,仓顶呈圆弧半球形,下方出沿约一厘米,由出沿处向下开始斜形收敛至足底。此仓高22厘米,腹径为21厘米,足径为14厘米,仓壁上开有两个并列的仓口。这件明器粮仓为灰陶制成,胎质较为疏松,但造型独特,品相完整。尤为值得称道的是,由于秦代还未出现釉陶,这件粮仓的顶部和仓壁均用红白相间的点彩加以装饰,虽然仓壁下部的点彩已经浸蚀,但整体欣赏仍然点彩绚丽,斑斓夺目,美轮美奂,华丽中不失庄重,古器中尤显风韵。这件仓的顶部还堆塑有一只翘首的飞禽,经查阅资料后,有两种解释:一曰为朱雀,象征平安吉祥;二曰为斑鸠,寓意天长地久。仓壁上两个仓口中间下方还刻有一个古篆体字“京”。此仓虽然只是一件陶器,无法与传世的精美瓷器媲美,但作为一件2000年前秦代的明器,且完好无损,实属不易,对研究我国粮食经济和彩陶工艺具有十分珍贵的史料价值。

 

  秦代灰陶仓 图2 .此仓高43厘米,仓房顶直径37厘米,仓顶出沿5厘米,仓身直径32厘米,整体呈圆形房式仓。这件陶仓仍为泥质灰陶,但胎质紧密,打磨精细,几乎没有气孔,而且没有任何破损,品相完美无缺,仓顶上方有一圆口,直径10厘米,并加有顶盖,盖上有瓦楞,仓房上有若干条象征性覆盖式瓦楞,每一个瓦沿都有朱砂红点彩,仓身为直筒式,下方为圆弧形平底,仓底有五个圆柱形足,高5厘米,仓身正面有一个仓门,四周用朱砂红色装饰。这件陶仓器型硕大,工艺精湛,造型端庄,古朴大气,给人以历史的厚重和沧桑感,仿佛使人们联想到雄健威武的秦兵马俑,充分体现了当时秦国强盛的气势,属秦代明器粮仓中一件工艺较高、保存完整、极为少见的大器。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