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件丝路沿线文物国博展出
2018-11-27 10:49:22 来源:北京日报 已浏览次

记者 李继辉 摄影
希腊的红彩巨目纹陶杯,伊朗的牛形陶器、犍陀罗弥勒菩萨坐像以及我国陕西出土的黄釉骆驼俑……201件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文物今天起在国家博物馆展出,讲述多种文明的交融互鉴。
在“平民情怀——平山郁夫藏丝路文物展”上,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带来了200件(套)藏品,国博也拿出了1件藏品。策展人介绍,将通过古代文物与当代艺术创作相结合的方式,讲述自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8世纪之间,丝路沿线地区波澜壮阔的“历史剧”。
平山郁夫是日本当代大师级画家,以佛教题材绘画在日本画坛独树一帜。他长期致力于协助敦煌文物的保护,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在长达数十年遍及中亚、印度等国的艺术文化之旅中,平山郁夫为保护战乱冲突地区的文物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资金。
进入展厅,在第一部分“伟大的海——文明交汇的地中海”中,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文化遗产纷纷亮相。其中一件骑豹的丘比特雕塑格外有趣。众人熟知的“小天使”形象,变成了长着翅膀的青年。“这是丘比特在希腊神话中的造型,在罗马时代他是一名幼儿形象,很快又为基督教美术吸收,形成了天使的形象。”
第二部分为“四方之王——两河流域与伊朗地区”。展览邀请函上的主推文物——狮子装饰杯就在这里亮相。这是一件外侧装饰了银板的青铜深杯。银板上端有石榴果实的连续花纹和狮子头像,底部一周刻有狮子造型。策展人介绍,古代的两河流域诞生了人类最早的文明。而狮子是巴比伦时期两河流域常见的纹饰,后也成为波斯的装饰主题。
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分别为“宙斯·佛陀——文明交融的中亚与印度”和“东土惊鸿——丝路东端的景象”。“平山郁夫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数次进入敦煌访古,并留下大量绘画作品。”策展人介绍,这些画作,展现出敦煌艺术中多元文化的并存,也展现了中国文化与世界的紧密联系。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