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悦心传承筑梦 23项扬州非遗走进高校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活动现场
  
  昨天下午,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文体楼内,一场“非遗悦心传承筑梦”——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扬州大学展示展演活动在此举行。雕版印刷、剪纸、杖头木偶、通草花、绒花、雀笼、板凳龙舞、临泽高跷等23个非遗项目走进高校,与青年大学生亲密互动。副市长余珽参加活动。
  
  展示绝技:3个高校非遗传习社团授牌
  
  “好精美啊!”非遗展示区扬州面塑展位前,一尊天兵形象的作品引起围观者们连连赞叹,除了这件精美写实的作品,现场还有不少“萌萌哒”卡通形象作品,吸引了大量同学前来围观。展位后,扬州大学非遗塑心面塑社团的两位学生正埋头于手上的小作品,他们与二十多位扬州非遗技艺传承人一起,老中青师徒共同为扬州大学的同学们带来精彩的非遗技艺展示。
  
  据了解,目前扬州大学已开设了文学院古琴学社、美术学院漆艺协会、旅烹学院塑心面塑社团等非遗传习社团,拥有一大批对扬州非遗文化感兴趣的年轻人,也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在今天的活动中,这三个社团被正式授牌为“高校非遗传习社团”,同时,三位指导老师张来喜、何燕兰、张为也获颁“高校非遗传习社团”指导教师聘书。
  
  展演精彩:10个精品节目登台亮相
  
  昨天下午还有一场精彩纷呈的非遗项目展演。杨明坤、李政成、包伟等众多非遗传承人携10个精品节目依次登台亮相,扬州清曲、扬州评话、杖头木偶、古琴艺术、傩舞等的集中展示,让在座的大学生们大开眼界。
  
  扬州大学文学院大二学生覃金惠在观看演出时,不时拿出手机拍下精彩的瞬间,“表演得真好,演员们从肢体动作、表情到眼神,太有代入感了。”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校的五大基本责任之一,只有拥有越来越多的参与者、继承者,非遗文化才能活起来、沉下去、出精品、出名家。”扬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叶柏森表示,校地双方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推动更多的青年学生与非遗大师坚守优秀的传统文化阵地,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思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