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展示区”留下属于进博会的文化记忆

  随着11月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成功落下帷幕,这场汇聚八方宾客、举世瞩目的盛会也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取得丰硕的经贸成果,达成数以百亿计美元成交意向的背后,令人难以忘怀的还有进博会期间的各类文艺演出活动。可以说,这些精彩纷呈的演出给本届进博会参与者留下了独特的文化记忆。
  

  11月4日至10日,上海音乐厅的公益品牌项目“音乐午茶”亮相进博会新闻中心,约20位音乐艺术家登台表演,为观众们奉上了7场精彩演出。这些为进博会定制的音乐会可谓是中西交融:由上海昆剧团带来的演出曲目《牡丹亭·寻梦》和《虎囊弹·山门》让中外记者亲身感受了传统昆曲之美;上海评弹团带来的弹词开篇《莺莺操琴》《秋思》等展现了浓厚的沪上风情;恒星乐团上演的两场“华彩乐章——中西融合室内乐团音乐会”引发观众对中西文化交融的感叹和思考……
  
  “‘音乐午茶’为忙碌的大家带来了独特的文化关怀,这也是进博会不可忽视的一道亮丽风采。”进博会新闻中心内,趁着午饭时间前来观看演出的记者纷纷如是说道。据上海音乐厅“音乐午茶”公益品牌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创办于2012年,至今已举办了1600余场风格迥异、形式多样的午间音乐会,近3000位青年艺术家通过该项目展示了中西方音乐古往今来的风貌,深受沪上广大观众的喜爱。“高品质、低门槛”的定位也拉进了观众与音乐的距离,2015年该项目还荣获“上海市群众喜爱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项目。”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的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博会新闻中心还专门推出了“非遗文化展示区”,通过上海剪纸、木版水印、嘉定竹刻、上海灯彩这些上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进博会增添色彩。对于许多参加此次进博会报道的中外记者来说,“音乐午茶”与“非遗文化展示区”,一静一动,遥相呼应,为他们繁忙的报道工作提供了一个精神休憩的小乐园。
  
  在“音乐午茶”“非遗文化展示区”为进博会中外记者繁忙工作增添文化色彩的同时,本届进博会举办期间,众多其他精彩的文艺演出也在上海火热进行,这些演出既能够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又极具放眼世界的包容胸怀,这与首届进博会的主题‘新时代,共享未来’恰好不谋而合。
  
  11月5日至6日,上海民族乐团2018年原创新作《共同家园》在上海大剧院上演,这场演出也是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参演作品。音乐会由《万物之源》《文明之光》《和合相谐》《共同家园》四个篇章构成,中国民族乐器张开怀抱,与南亚塔布拉鼓、爱尔兰锡笛、西班牙吉他、俄罗斯三角琴、非洲鼓等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性乐器深情对话,音乐与数字多媒体的巧妙融合也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感受。
  

  “本次音乐会依托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行了大胆创新,将海派民乐与五大洲多种代表性音乐有机融合,不仅展现了人类历史变迁和文明的发展交融,而且也表达出了呼吁全人类携起手来,共同建设开放、包容、共享的地球家园的美好愿望。”上海民族乐团相关负责任表示。
  
  11月6日至7日,“源远流长 寻根之旅——雷佳民族民间歌曲音乐会”也在上海拉开了帷幕。歌唱家雷佳演唱了来自6个民族12个地区的15首歌曲。山西民歌《祁太秧歌》欢快活泼,蒙古族短调《诺恩吉雅》凄婉悲凉,东北民歌《摇篮曲》被身为母亲的雷佳唱得静谧、温暖,动人心弦。15首作品风格各异,雷佳用音乐带领观众走遍中国的东西南北。“民歌可以更直接地让大家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希望我能成为传统音乐传承的守望者和开拓者。”雷佳说。
  
  此外,中央歌剧院牵头创作的舞剧《花木兰》,挪威国家芭蕾舞团演出的芭蕾舞剧《群鬼》,山西省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演出的现代戏《太行娘亲》等,也纷纷于本届进博会期间在沪亮相。来自全世界各地的采购商、交易团代表等参会人员可以在参会、采购的同时,通过这些文艺演出感受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情趣。
责任编辑:思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