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运河古纤道——秋水长堤 通古鉴今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浙水温柔窈窕,却也有粗犷的存在。 
  
  在西起钱塘江古渡口西兴,经绍兴、上虞等地向东入海的浙东运河上,卧浮着绵延数百里的浙东运河古纤道,如今,保存完好的尚有数十里。 
  
  古纤道是传奇的存在。在古水运建筑设施中,它独一无二,应纤夫拉船而生,顺着运河,时而一面临水、依岸而建,时而两面临水、破水砌筑。 
  
  在浙东运河古纤道中,横穿绍兴境内的钱清板桥至上谢桥一段保存最为完整。 
  
  眼前,绍兴阮社段运河的古纤道两面临水,自成风景。站在这段古纤道上向前望去,长堤浮于运河之上,如碧水中一条摇曳的飘带,灵动无比。走在1米多宽的古纤道上,微风轻拂脸颊,眼前绿水悠悠,两岸草木葱茏,心中顿生惬意。 
  
  “过去可不一样,一般只有纤夫拉船才走这条路。”绍兴市广新局文物处研究员马峰燕已研究古纤道多年。他介绍,西晋时期,会稽内史贺循开凿了浙东运河,使原来各河道发挥了灌溉、舟楫、养殖、渔业之利,增加浙东交通、物贸、军事之便。到了唐代,江南经济繁荣,不少当地的青瓷、茶叶、丝绸、纸张等产品需要通过运河运往大江南北,为了让负重之舟正常行驶,浙东观察使孟简于元和十年(815年)在当地筑起了土堤型纤道,供纤夫背纤拉船。明清时期以来,经过不断改建,古纤道便渐渐改用石砌。人们如今所见的古纤道面貌,便源于彼时。 
  
  穿过历史的脉络,我们仿佛看到古时生活在运河之畔的纤夫,他们弯腰屈身,背着缰绳,步履蹒跚地在古纤道上往前迈,嘴里不断喊着“嗨哟、嚯哟”的号子。盛夏,他们头顶烈日,身流大汗;严冬,他们面对寒风,负重前行。他们一步一步走在古纤道上,踏破了鞋底、勒红了肩背,让一船又一船客商和货物在这条运河上往复运行。 
  
  秋风温柔,思绪随风发散。这运河之上的古时纤夫们敢闯敢拼、一往无前的精神,不就是浙江人基因中流淌着的精神吗? 
  
  65岁的梁志明是土生土长的绍兴人,曾任绍兴县文保所所长。年轻时他曾在上山下乡时亲自背过纤,对纤夫的精神有着深刻的体会。“你们这些年轻人,没见过才觉得稀奇,对那时的我们而言,背纤是为了生活。” 
  
  改革开放之前,浙东运河两岸乡村的生产、生活物资几乎都靠当地纤夫用木船运送。生产队的年轻劳动力都会加入到背纤劳力中。身前一块板,一条绳,前面一个老师傅带着,后面两三个壮劳力跟着,船全靠人力拉动前行。背纤时,没人喊过辛苦,也没人有过退缩。 
  
  直至上世纪90年代,时代渐渐翻篇,运河岸边修起了宽阔的公路,汽车在路上飞驰,河里行走的船只也装上了发动机,纤夫慢慢消失在古纤道上。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古纤道也因大吨位船只的撞击、环境的污染等受到损害,出现过路基倾斜、河坎倾倒等现象。 
  
  “1988年,古纤道入选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绍兴市的第一批。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绍兴古纤道也是其中的一部分。”说起这条古纤道的荣誉,马峰燕的言语中充满着骄傲。“背纤的身影消失了,但是历史不能忘,古纤道曾经的过往不能忘。因为这里凝聚着先人的智慧。” 
  
  细看古纤道,路基是石条砌成的石墩,石墩高出水面半米,一个接一个,上面搭着石板,一块连一块,既省工省料,又便利泄洪。两面临水的古纤道上,每隔里许距离便架有凸起的拱桥,遇到大风激浪,船只便能穿过桥洞,到靠近岸边的一侧躲避风雨。纤道上还有许多横跨两岸的石桥,为了方便纤夫通行,不少桥洞内侧还建有专供纤夫通行的纤廊。 
  
  原来,这片土地上先民们为了出行开凿运河,建设纤道,是因为他们早已深知,困则变,变则通,只有创新,才有出路。 
  
  马峰燕介绍,上世纪80年代以后,各级政府和文物部门加大了对古纤道的保护力度,90年代至今,又陆续进行过多次较大规模修缮,让破损的纤道恢复了原貌。 
  
  如今,浙东大运河仍是绍兴重要的水运通道。古纤道则变成了游人流连驻足的景点。眼前,伴随一声汽笛,一条载货船从古纤道旁驶过,古纤道上,一对小情侣正在漫步徐行。夕阳的余晖照在运河上,河水如一面镜子,反照出古纤道通古鉴今、抵御时间的力量。 
责任编辑:思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