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文创打造传统文化与受众之间的连接器

  地区间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如何在新时代实现有效的沟通与传承?在第二届“创新中国文化节”期间的中美文化投资论坛上,如何应对文化传承挑战,加速新形势下的文化创新与技术合作,成为了科技与文化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
  
  “我们博物馆有连接观众的渠道,这些观众很忠诚,但是人群却很有限。”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国际项目总监Jay Levenson认为,传统艺术需要借助新时期的传播技术与渠道,让更多年轻人有机会接触。
  
  共同认知之下,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CEO程武也表达了中国互联网企业的相关实践,“身处四大文明的发源地,我们也在不断思考,如何释放互联网的技术和平台力量,连接更多的传统文化资源,让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在数字化时代熠熠发光。”
  
  “文化与科技的进步在融合过程中并非同步,全球正在面临‘专业鸿沟’和文化传承的风险。”面对关乎人类文明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共同挑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认为,中国方案正在进行积极的实践。
  
  让文化“上网”只是第一步
  
  全球多地的文化遗产地、博物馆都在面临共同难题——如何让更多人了解古老的文化艺术。普及文化艺术,让更多的人能随时随地接触到文化艺术信息,显得迫在眉睫。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其中有大众文化艺术素养和个人意愿的原因,也有客观条件的限制。客观限制之一,就来自于现实环境的人流容量。梵蒂冈博物馆曾在2014年创下5.5万平方米展馆面积容纳589万人次参观者的历史记录,但同时人流过多的破坏性后果也有所呈现,大量游人带来的二氧化碳、汗水和灰尘,加剧了精美壁画等文物的折旧与发白。
  
  相同的情况也在中国的敦煌莫高窟出现。敦煌研究院院名誉院长、时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樊锦诗十分痛心:“到处是人,洞还要不要了?”
  
  基于对文化遗存的合理保护,限流成为了各国常用的解决方案。但这无疑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化的价值释放和传承。
  
  如何解决这一现实矛盾?“近年来,数字革命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数字人文’成为全球性热门话题,”张晓明说,“在大数据和云技术驱动下,世界各国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正在和大学、研究机构以及大型网络公司联合起来,推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素材化和智能化,形成全新的数字文化资源平台。”
  
  相关的实践探索也已经在世界各地开展。据了解,敦煌研究院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数字敦煌”构想,如今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已经投入运营;梵蒂冈博物馆也在酝酿推出虚拟展馆。
  
  但是,新的挑战也愈加明显。“上网”后的敦煌,惊艳全球网友。然而赞叹之后,如何让普通观众看懂敦煌,与敦煌文化产生共通共鸣,又成为了摆在文化传播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文化与受众之间需要“翻译官”和“连接器”
  
  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着眼于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则需要内容创新。创新的关键,就是让新一代用户和观众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和艺术。
  
  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中国,通过与数字时代最受欢迎的网络游戏、动漫、影视、文学以及社交平台全方位融合,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但没有削减,反而变得“酷萌”。
  
  程武举例表示,今年春节时,腾讯文创团队曾为游戏中的一个角色上线了昆曲版皮肤,买下它的玩家会听到一段昆曲。小众的昆曲能否被年轻人接受?团队也曾有所疑虑,但当现场收音时听到昆曲大师魏春荣的声音响起,疑虑消失了——昆曲的美征服了年轻的耳朵,这款皮肤广受玩家欢迎。
  
  传统文化重新进入现代生活,也离不开大众的参与以及此过程中所发生的新的创造。比如,阅文集团的注册用户已经达到6亿,日活跃用户3000万人,为750万名作家(绝大多数非专业)提供了创作平台;移动音频APP“喜马拉雅”也已经有近5亿活跃用户以及数十万业余音频创作者。
  
  “很显然,用户原创内容正在成为新一代文化内容的主体。”张晓明说,“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入任何人类文化成果,而且可以随时随地参与文化表达,从事艺术创作。”
  
  接受是传承的前提。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创造力和创新力作用于传统文化与艺术,会迸发出新的成就。最为关键的是,它们可以为当下的用户和观众所接受。仍以敦煌为例,一些年轻人参与敦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把近乎失传的“拨浪鼓”“竹马”“射箭”等传统游戏呈现在电子屏幕上。9月,在敦煌的“古乐重声音乐会”上,年轻音乐人用箜篌、筚篥等6种古乐器和古乐谱创作了全新的飞天乐曲,网络直播的观看量超过1000多万。
  
  新文创探索走向纵深
  
  最近,一些游戏用户发现,他们可以像捐献微信步数一样,把当天的游戏积分捐出去,换成公益基金,帮助农村妇女制作扎染围巾。
  
  “让公益成为大众文化生产消费的一部分,这是数字人文带来的惊喜。”程武表示,从泛娱乐到新文创的实践,也表明中国体量庞大的互联网文化企业开始进入了新阶段。
  
  明朝皇帝跳舞的h5在微信朋友圈被刷屏;用故宫消防水缸创作的表情包,一个月被使用4000万次,近年来不断数字化、年轻化的故宫文创成为流量收割机中的清流。
  
  “文化创意的另一种形式就是故宫的新媒体和数字化建设,这是文化信息市场对于文化产业的新要求,也是社会民众接受博物馆文化的必然需求。”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其一直在思考如何活化传统文化IP,如何让故宫的传统文化和当下的互联网生活顺畅对话。
  
  让故宫博物院更加“接地气”,就一定要把文化遗存和当代人的生活、审美、需求等结合起来。故宫里的历史人物用上了QQ和微信、玩起了VR,单霁翔说,“通过这些创意方式,让社会公众感知到,故宫博物院的文化传播是具有想象力和年轻活力的存在,也让更多人看到故宫年轻的心态。”
  
  “我们遇到了在数字化方面非常有雄心的故宫博物院,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数字时代不但没有削减,反而变得‘酷萌’。”程武认为,借助科技手段,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将引来新模式。
  
  文化融合探索还在继续加深。据了解,故宫新近的“玩转故宫”小程序,结合手机地图便可成为游客的掌上导游。
  
  “全球传统文化面临如何更好传承的共同挑战”,张晓明表示,来自中国的文化创意新模式已经开始在海外赢得关注和肯定,在全面数字化时代,用技术手段连接传统文化与受众,正推动技术与文化共同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责任编辑:思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