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京豫陕晋冀五省市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召开

  金秋时节,在古城开封最具魅力的菊花花会召开之际,恰逢开封博物馆新馆开馆试运行,第十一届京豫陕晋冀五省市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如约来到开封,有幸由开封博物馆承办。
  
  2008年10月,第一届豫陕晋三省博物馆研讨会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从最初的豫陕晋三省会议到现今的五省市会议已历经了十一个年头。会议旨在加强京豫陕晋冀五省市各地之间博物馆的相互交流,促进、开发博物馆在新时代下对于文化事业的发展。
  
  该研讨会自2008年开始,每年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今年,来自五省市文博事业的专家、学者们将围绕“以人为本——超级链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这一主题,开展“新时期博物馆的社会责任”“博物馆展览与文物活化”“博物馆新技术创新与应用”“博物馆社会教育与服务”“博物馆合作与交流”等相关问题研究。
  
  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五省市文物局相关领导,以及来自80余家博物馆的160位领导和专家。
  
  为配合此次会议,开封博物馆特举办“玉礼中国”——京豫陕晋冀玉器展。本展览共展出来自首都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河北博物院等十余家博物馆及文物研究所的300余件精美玉器。
  
  会议安排及流程
  
  1、会议时间:11月6日——7日
  
  2、会议地点:开封博物馆中意湖馆区
  
  3、研讨会开幕时间:11月6日上午8:10分
  
  4、开封市相关领导及五省市文物局相关领导出席研讨会开幕式。
  
  5、上午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做题为“文化遗产的再认知与博物馆资源的再活化”的报告。
  
  6、下午各馆代表发言。
  
  7、11月7日上午《“玉礼中国”——京豫陕晋冀玉器展》展览开幕。
  
  8、会议开幕式及安来顺秘书长的讲座将通过斗鱼直播。
  
  “玉礼中国”——京豫陕晋冀玉器展
  
  展览概述
  
  玉,蕴大自然之精华,通万物之灵气。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尚玉。玉器的使用,几乎贯穿我们整个文明发展的历史,并形成了独特的玉文化,绵延持续。国人爱玉,不仅因为玉的温润特征契合内敛的民族特性,更源于几千年来用玉传统所形成的对玉的内涵的解读和延伸。玉是自然精华与人文之美的结合,构筑了以中原为核心的古中国地域华夏先民人生的理想境界。
  
  本展览共分为三个部分:山川灵蕴、敬天法祖、君子爱玉,每部分2—3个单元,以北京、河南、陕西、山西、河北等地出土的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器精品为载体,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原玉文化包括玉祭仪、玉礼制、玉葬制以及治玉工艺等方面的嬗变轨迹,并借此揭示玉器所蕴含的艺术、情感和精神。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玉礼中国”——京豫陕晋冀玉器展》
  
  展出文物: 300余件(套)
  
  开幕时间:11月7日(下周三)上午10点
  
  展览周期:预计3个月
  
  展览地点:郑开大道第六大街开封市博物馆中意湖馆区(新馆)8号展厅
  
  展览文物精选: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
  
  (1)玉兽面    龙山文化晚期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
  
1.png
  
  (2)五联璜璧  龙山文化晚期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
  
2.png
  
  (3)玉璜形佩  龙山文化晚期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
  
3.png
  
  2.首都博物馆
  
  玉项饰   西周   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墓地出土
  
4.png
  
  3.河北博物院
  
  (1)金缕玉衣  东汉  1959年河北定州北庄汉墓出土
  
5.png
  
  墓主人刘焉是东汉光武帝与皇后郭圣通的幼子,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进爵为王,公元54年袭封中山王,在位四十六年而卒,谥号为简,称中山简王。
  
  4.河南博物院
  
  (1)玉璇玑   商代   河南淮阳县冯塘村出土
  
6.png
  
  说明:也称牙璧。清末以来的学者认为是天文仪器,此看法一度被很多人接受。神木石峁发现的玉牙璧有跟铜齿轮器配套使用的,陶寺遗址则发现了玉璧跟铜齿轮器的组合使用,因此,牙璧从其功用来说,还是属于璧一类。
  
  (2)青玉鸱鸮佩  商代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7.png
  
  说明:鸱鸮即猫头鹰,在商代,鸮鸟是经过神化了的一种鸟,是勇敢和克敌制胜的象征。加上鸱鸮有在黑夜里畅行无阻的能力,能驱散人们对于黑暗中生命不可预知性的恐惧。因此,鸱鸮当是勇武的寓意,战神的化身,佩戴鸱鸮也是希望人们能有战胜黑暗的能力。
  
  玉器展社教活动
  
  为了更好的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向青少年观众群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开封市博物馆根据此次展览的展线设计,以五省市等地出土的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器精品为载体,结合玉文化以及治玉工艺等方面的嬗变轨迹,打造舞台剧、知识竞赛和手工制作三种形式结合的青少年社教活动,希望本次活动在让青少年观众感受到乐趣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中国玉器文化所蕴含的艺术、情感和精神。
  
  活动组织机构:开封市博物馆社教部 开封市志愿者协会等。
  
  活动时间:1、11月7日上午开幕式演出舞台剧《完璧归赵》
  
  2、11月11日 开展活动第一期
  
  A、10:00观看舞台剧演出
  
  B、10:40 讲解员带领参观展览。
  
  C、11:10 在8号展厅开展“识玉制玉”小游戏
责任编辑:思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