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然博物馆恐龙足迹科考取得丰硕成果



  
  2014年至今,浙江自然博物馆应义乌市博物馆及义乌市文物保护委员会的邀请,对义乌观音塘村进行古生物化石调查试掘,查明该地古生物化石的蕴藏情况。该项目经过近5年的调查、试掘、鉴定、研究,成果丰硕。 
  
  2018年10月20日,义乌市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对浙江自然博物馆承担的《义乌市观音塘村足迹化石科学考察》项目进行评审。专家组考察了重要化石点和发掘现场,听取了项目组汇报,并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质询,对项目组的工作方法、技术路线、开展的大量工作及获得的成果予以了充分肯定,同时对观音塘村足迹化石的进一步科学研究、开发利用及有效保护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评审。 
  
  发现了25层足迹化石原始层位,不少类型是浙江省内首次发现。近五年来,浙江自然博物馆地球科学部的专业人员对义乌观音塘村的古生物化石进行了共计10个月以上的调查与试掘工作,取得了大量的调查成果,发现了25层足迹化石原始层位,包括兽脚类、蜥脚类、鸟脚类和翼龙类等足迹化石100余个。数量丰富,保存密集,科学研究价值高。不少足迹化石类型是浙江省内首次发现,如浙江最大的蜥脚类足迹和第一个鸟脚类的行迹。 
  
  发现了义乌市首块恐龙骨骼化石及整窝保存的恐龙蛋化石。在观音塘村附近的平畴村安置房工地中,发现了义乌市首块可能的恐龙骨骼化石,在观音塘村南部的小山发现了保存极好的翼龙类前肢足迹,观音塘村入村道路西面发现了整窝保存的恐龙蛋化石。 
  
  其它遗迹化石。调查中还发现了一些重要的其它类型的动物足迹化石,并且,与足迹化石一起保存的还有许多其它类型的地质遗迹,这些遗迹都有着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确定这一区域为恐龙骨骼、恐龙蛋和脚印三位一体的产地。根据发掘情况和地质条件推测,义乌观音塘村后岩头山蕴含十分丰富的中生代足迹化石,本次调查大致获得了足迹化石在岩层中的水平分布情况,同时基于发掘成果和初步研究,发表了论文2篇,确定这一区域为恐龙骨骼、恐龙蛋和脚印三位一体的产地,是浙江省乃至东南沿海的重要足迹化石资源,对浙江中生代恐龙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一处值得开发利用的重要地质遗迹。 
责任编辑:思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