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运与近代中国海关展在中国海关博物馆开幕

  10月26日,由中国海关博物馆主办、美国张福运基金会协办的“张福运与近代中国海关展”在中国海关博物馆开幕。张福运长女、张福运基金会主席、原美国驻尼泊尔大使张之香,中国海关博物馆馆长樊堃,张福运家属以及张福运基金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等机构代表参加了开幕式。
  
  鸦片战争后,中国海关关税自主权和税款收支保管权逐渐丧失,海关的行政管理权被外籍税务司把控。自20世纪初开始,中国历届政府和人民为争取海关主权进行了不懈抗争,直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把“中国大门的钥匙放在自己的袋子里”。张福运于1928年至1932年担任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关务署署长兼国定税则委员会委员长,组织与美、英、法、意、日等国家签订新的“关税条约”或缔结“友好通商条约”,为1928年颁布《国定进口税则》奠定了基础;组织制定公布了《关务署主管各局组织章程》,将海关总税务司署转变为国民政府财政部的下属机构;推动关制改革,其中“停招洋员”“中外职员在权利和义务上享有均等机会”“中外职员同工同酬”等原则,为中国人逐步掌握海关行政管理权打下基础。抗日战争胜利后,再度出任上述职务,采取措施整理海关行政、恢复海关机构和职能,使海关重回正轨。
  
  这个为期两周的展览,利用实物、图片、文字和资料,从“其人其事、其行其为、其影其响”三个方面梳理张福运人生轨迹、阐述其任职关务署期间的工作及其影响,从一个侧面揭示中国人民收回海关主权的曲折历程。内容部分来源于张福运的回忆录和后人的记述,部分实物、照片由张福运基金会捐赠、提供,为海关史研究和相关领域收藏、展示进行了有益补充和扩展。
  
  据主办方介绍,张子香、张子安等张福运的家人主动与中国海关博物馆联系,无偿将张福运生前使用的公文包、衣服鞋帽及其手稿等共25套40件实物捐赠博物馆,这也是博物馆开馆以来接受的数量最大的一批捐赠。
责任编辑:思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