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馆曲师大,向社会免费开放

点击进入下一页
  
中国教师博物馆内,市民正在驻足观赏。 本报记者 姬生辉 摄
  
  28日,中国教师博物馆规划展暨首批文物展在曲阜师范大学举行,备受期待的中国教师博物馆终于揭开面纱,面向公众开放。首批展出的文物近千件,包含分散在各地的名校、老校的教育文物史料,以及本地本校名师名家的文物珍藏。
  
  走进展馆,迎面上方,是一面仿自孔庙的“斯文在兹”匾额,传达“传承斯文、褒扬斯文”的办馆主旨。博物馆内展出教师各个时期的文献、图片、模型、雕塑等物品,穿梭在其中的嘉宾们,面对充满历史气息的展品,时而驻足,屏息观看,若有所思。
  
  当日,来自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特教学校的两位教师张美丽、张秀丽,正在馆内驻足欣赏。本次他们带着两件特殊地物品来到曲阜师范大学,捐赠给中国教师博物馆。“我们带来两件剪纸作品《五牛图》《老北京》,都是学校老师带领聋哑学生们亲手制作,听说我们要送给中国教师博物馆,孩子们都非常高兴。”张美丽说,也希望社会给予奉献在特殊教育岗位上的老师以及特殊的孩子们,更多关注。
  
  中国教师博物馆馆长王华介绍,目前首批展出的文物近千件,其中包含带有时代印记的教具、名家书稿,还包括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大型孔子陶瓷像、拥有100余年历史的万世师表木版画等珍贵文物。“这只是临时展厅,明年教师博物馆即将全面开工,预计三年内完工。”王华说,下一步临时展厅将向社会免费开放,让更多社会人士了解教育文化发展历程,感受教师职业的伟大。
  
  相关链接                   
  
  多展厅同时开放 打造文化新地标
  
  “作为全国首家以教师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教师博物馆将按照科学建馆、开放建馆、科技建馆的理念,建成集文物收藏、遗产研究、文化体验、社会教育、国际交流等各种功能于一体的教育遗产、文化名片,并成为教师改革发展中的一座丰碑。”曲阜师范大学校长张洪海介绍。
  
  中国教师博物馆按照明清建筑风格设计,为“一体两翼”仿古建筑群。主体建筑为八层“木铎”型大楼,占地60余亩,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博物馆自2016年9月开始筹建,围绕教育文物和教师事迹两大主线,依托文物实物、图片影像、雕塑、多媒体等方式,成为孔子故里又一文化新地标。
  
  “博物馆的藏品充分反映了当时历史文化信息,能让普通大众通过对藏品的观察,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璀璨的教师文化。”观展的一名教师说,在孔子故里建设以教师文化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具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象征意义,同时也记录着教师成长进步的足迹,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精神动力。
责任编辑:思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