宕渠城面貌首次全面揭露

  

宕渠城发掘现场
  
  近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举行城坝遗址考古新发现暨专家论证会,宣布经过5年不间断、系统性的考古发掘,不仅首次全面揭露了宕渠城城址,还发现了四川地区极为罕见的10余枚汉简。其中刻有“仓颉作书,以教后人”等字样的简牍,更被与会专家认为可能是四川地区目前发现最早的“识字教科书”。
  
  据《华阳国志》记载,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以后,在今达州境内设宕渠城。2005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首次通过科学考古,在城坝发现了城址。2013年,开始了对城址的“解剖”,由此拉开了城坝遗址持续考古的序幕。经过5年考古,在4000平方米的发掘区内清理出了墓葬、水井、灰坑、城墙、城门、房址,沟、窑等各类遗迹400余处,出土各类文物1000余件,首次全面厘清了城坝遗址功能分区,构建了遗址自战国晚期至魏晋时期年代序列。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实物确认了此处为宕渠城城址,并且发现了城门等遗址。
  
  据四川省考古研究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宕渠城初始夯筑年代为西汉,东汉时期有过大规模增修,一直沿用到六朝时期才废弃,这也与史料的记载基本对应。城址由城墙、壕沟、城门、暗渠、门房等组成,也保存有建筑基址、道路、水井、窖穴甚至车辙印。保存完好的遗迹互相关联,组成了有机整体。
  
  在遗址北部发掘区靠近渠江处,考古人员还发现了10余枚珍贵的竹木简牍和大量竹编。这是四川地区继青川出土的战国木牍、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汉代医简之后,第三次发现秦汉简牍,填补了地方史料的缺佚。在这些简牍之上,目前可以辨认的文字约200个。来自全国的古文字专家们目前初步辨认出简牍的类别有官方文书、书信等。其中,在宕渠出土简牍中,依稀可以辨认出“仓颉作书,以教后人”的字样。与会专家认为,如果该简牍最后识读为《仓颉篇》,那将是四川出土的最早的识字教科书。
责任编辑:思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