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发掘一明代古墓 距今450多年

  日前,在黄岩区高桥街道三童岙岙口发现一处明代古墓,距今已有450多年。目前,古墓已清理完毕,共发现墓志铭2块,青花瓷、水晶挂件各1件。据出土的墓志铭记载,该古墓修建于明朝隆庆年间,是当地的两兄弟和兄嫂的合葬之墓。 
  
  昨日,记者从黄岩区博物馆了解到,该古墓位于黄岩区高桥街道三童岙岙口,10月10日被正在进行古窑址探沟挖掘的工作人员发现。经发掘,该古墓中间的墓坑最高大,净墓高91厘米,宽76.5厘米,两旁的两个墓坑则稍矮稍窄一些。目前,古墓已清理完毕,且先后挖掘出2块墓志铭,以及青花瓷、水晶挂件各1件,并已送到黄岩博物馆作进一步鉴定研究。 
  
  “这是一个三穴合葬墓,一开始我们以为是墓主人与妻、妾合葬之墓,但根据墓志铭,我们得知这是夫妻俩和男方的弟弟一起合葬的墓,他们都是黄岩高桥下浦人。”黄岩博物馆馆长罗永华说,铭文上记载着,该古墓修建于明朝隆庆年间,距今已有450多年。墓的男主人名叫陆栋,字思趣,享年67岁,他的妻子姓姚。这个墓碑为陆栋的三个儿子所立,墓志铭则是由当时黄岩县一名叫毛承恩的秀才执笔。 
  
  据考古人员研究发现,墓中发现的青花瓷盏疑为景德镇民窑瓷器,直径约为12.6厘米,高2.6厘米。水晶环通体透明,直径约为1.8厘米,中间有一直径为0.3厘米的小孔。 
  
  “在所发现的这四件宝贝中,两块墓志铭的考古价值最大,因为以往发现的古墓大多没有墓志铭,因此考古人员很难确定古墓的具体朝代。”罗永华说,之前他们曾在别处发现过这种形制的墓室,有着类似的砌法,其墓砖较一般的墓砖更为瘦长,“根据这次发现的墓志铭的特征、大小、长度,可以作为今后考古的一个依据、范本,由此可以推测出这一类形制的古墓的大致年代。” 
责任编辑:思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