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南涧多举措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2017年12月19日至22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举办了2017年南涧跳菜百名人才培训班,来自全县范围的107人参加此次培训。培训活动受到跳菜艺人的广泛欢迎和积极参与,从昆明赶回的跳菜艺人伽政富说:“传承跳菜技艺,弘扬家乡文化是跳菜艺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传承好、发扬好跳菜技艺,才能让南涧跳菜不断发展,根深叶茂,真正走出产业化发展路子”。

  这是南涧县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南涧县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为基础,不断完善项目四级名录,通过对项目及传承人进行动态管理,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度,目前,南涧全县有国家、省、州、县四级非遗名录共有30项,其中国家级名录1项,省级名录3项,州级名录2项,县级名录24项;国家、省、州、县四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有64名,其中国家级1名,省级7名(已故1名),州级10名,县级46名(已故4名);州级民间艺术大师9名。

  南涧县历来重视非遗记录保护工作,早在2009年,南涧县文体广电局就组建调查小分队,对全县范围内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普查,2012年在原有文化资源普查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开展普查记录工作,至2017年已覆盖全县100%自然村。记录了十二兽神舞、彝族传统丧葬礼仪、彝族、苗族传统服饰制作、民间宴席跳菜、民间打歌、山歌等民俗活动,建立了国家、省、州、县四级名录和传承人体系,不断完善四级名录数据库管理和四级档案管理。到目前,南涧县采集收集资料30余次;采集项目视频资料800GB,图片3万余张,整理文本100万余字;整理非遗项目档案30盒,传承人档案64盒,其他非遗档案15盒。

  在提高保护理念,巩固非遗保护成果方面,南涧县以“在提高中保护、非遗走进现代生活、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三大理念,不断加强非遗保护意识,采用多种方式花大力气巩固非遗保护成果。在加强南涧跳菜艺术团建设的同时,该县继续加大南涧县职业高级中学、小湾东镇密马郎村、宝华镇拥政村、小湾东镇新民小学、宝华镇等国家级项目“彝族跳菜”传习所及省级项目盖瓦洒哑巴会传习所建设;修编《南涧跳菜》乡土教材,在县内各中小学开设乡土文化教育课堂,向广大群众发放文化遗产宣传日历,使文化遗产保护进入千家万户;实施文化遗产“五进”活动,扩大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在我县广大干部、群众、学生等人群中的宣传面,形成了非遗保护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先后编辑出版《跳菜之乡——南涧行》《跳菜——南涧彝族的飨宴礼仪》《南涧跳菜——无量山中绽奇葩》《南涧县民族民间器乐集成》《南涧民歌精选》等书籍;摄制发行《南涧跳菜》《无量山放歌》《跳菜汉子》《沐浴南涧的风》《幸福无量》等系列光碟;先后撰写了《关于南涧彝族打歌的调查报告》《南涧彝族婚恋习俗剖析》《人类学视域下的南涧县乐秋乡苗寨丧葬习俗》等理论文章,并陆续在国家、省、州级刊物公开发表。

  在开拓创新,提高非遗传承发展水平方面,从2009年起,南涧县文化馆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非遗法律法规及项目技艺传承人群集中培训,同时鼓励传承人在民间以带徒等方式坚持传承,参与民间客事、山会、庙会等各种民间民俗活动,扩大非遗项目在当地的影响;先后制定了《南涧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工作协议书》《南涧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工作承诺书》《南涧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考核管理制度》等制度,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实行年底定传承工作任务,次年年底进行履职考核奖惩;实施国家级项目南涧彝族跳菜“五个一百”工程。2017年12月,在南涧跳菜艺术节开幕式上,南涧县委、南涧县人民政府命名了南涧跳菜首批“跳菜名人”80人,“跳菜名队”27支,“跳菜名村”30个,“跳菜舞台”20座,“跳菜名店”20家,有力促进了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力度。(杨训波 施增菊)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