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玉器花簇状古沁的特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市场上出现过很多玉表布满黑色自然花簇纹的高仿红山玉品,黑点似花瓣,密集为团簇状,花点大多沿着沁纹扩展,簇拥在深色条纹的两侧,颇似串状花枝。自然,美观,赏家喜爱,易误为真品。此种花簇点状的高仿红山玉品的玉料有两种:一种花簇状沁点为老玉料皮壳上的原始沁状,另一种为玉材本身自然形成而融于玉质之内的纹理。

 

  有花簇状纹理的高仿红山玉器,有如下特征:

 

  1.所有的花簇与深色条纹,其边缘比较模糊,颜色比较浅淡。2.所有颜色未有凝聚状态,未有自表及里的侵蚀迹象。3.花簇的玉表,光平,细腻,未有自然沁凹(沁坑、沁孔、沁沟)。即使有坑凹,均有当代工具的痕迹。4.玉表未有古代石器所留的刮磨痕。5.局部人工着染红色或黑色,明显异于自然沁色。

 

  红山玉器上的自然沁花簇与高仿红山玉器原玉料上的花簇,二者的区别不甚明显,对于经验不足的玩家,较为难辨。

 

  此文配图白玉兽首(玦),玉表钙化(风化),普遍有黑色沁纹与花簇点状沁。仔细观察与研究此器受沁的细部,可以发现红山玉器花簇点状古沁的特征:

 

  1.所有的沁色、沁点、沁纹,均在钙化层之上部,非原玉料上玉质之内所含的纹理。2.沁色之处与无沁色之处,黑白截然分明。3.沁点与沁纹的边缘十分清晰。原始玉料上的沁色一经抛剥,其色则为原玉料皮壳剥去带有沁迹的原始玉皮之内的颜色,稍呈模糊状态。4.沁点与沁纹底部之内部,却是模糊浸润状态。5.受侵蚀重处,出现较大较深的沁坑与较宽较深的沁沟;受侵蚀轻处,出现较小较浅的沁坑与较窄较浅的沁沟。6.沁色,与沁坑沁沟完全融合,可见氧化金属腐蚀而使玉表普遍出现沁凹。7.沁色,在极微小的沁点与极微细的沁纹之间,有浓淡深浅分明的层次,此状不可人为。8.沁点上包浆,深坑中沉淀黑色的垢物,形成黑色皮壳。

 

  有燥湿,就会产生玉器上的浸染。燥则凝,湿则浸。燥湿交替,反复不尽。溶于水的金属分子与各种物质,沿着沉积在玉表上的沙土微粒,向下浸渗,反复进行着物质无休止的分解与化合过程,便鬼斧神工般形成了此玉兽首龙玉表上的沁状。以上3条、4条、6条的沁状,是真品红山玉器与高仿红山玉器的根本分别之处。

 

  此器上最小的沁点,直径小于0.05毫米(约头发直径的二分之一),最细的沁纹为0.01毫米(约头发直径的十分之一)。红山古玉上如此微妙之沁,足以说明:1.古玉玉表直接接触沁质,全部皮壳为自然形成,与抛剥一层皮壳之后的状态不同。2.玉表的燥裂纹,粗细大小不一,沁色沿裂纹渗入玉内,明显不是原玉质中之色。3.沁色,或黑,或灰,或黄,应为铜质或金属氧化所沁。沁点沁纹的边缘有铜质的黄色色泽与氧化之黑色。4.玉质中透闪石比例较大,质地细腻坚密,方出现极细小的沁纹。5.花簇状沁纹,古沁美艳,具有观赏之趣。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