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康熙小酒盅看画珐琅的精湛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中酒盅口径6.8厘米,高4厘米,小巧大气,釉色青白,胎骨坚致,修足规正,器壁模印蜂房纹,花鸟图形顶天立地,画工生辣细腻,一派康熙瓷的风貌特征。其虽为民窑外销瓷,但康熙瓷胎画珐琅的贵相已可见一斑。

 

  关于瓷胎画珐琅,藏界历来有不同见解。一说画珐琅只在故宫造办处制作,二说画珐琅系全部进口原料,三说画珐琅彩只出现在康雍乾三朝。加上乾隆曾说“庶民弗得一窥也”。这样更加使画珐琅瓷器局限化、神秘化了。笔者以为从康熙五彩到康熙画珐琅,再到康熙末出现的粉彩,其间并未有明显时间界限。三者经历了一个逐渐过渡,互相穿插,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过程。诚然清宫廷御用的画珐琅官窑器是全部用进口原料,画工系宫内一流画师所作。然而越来越多的历史遗物证明随着国产珐琅彩料研制成功,景德镇瓷厂也开始逐步推广烧制该类彩瓷。珐琅彩料与粉彩料应是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因此二者互通共存一体是不足为奇的。也正是这个原因,在民窑器中,特别是外销瓷中有些精美者往往五彩 硬彩 、粉彩 软彩 、珐琅彩兼而有之。由于该类彩瓷不是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正统制品,因此存在一定的边缘性,大家难以统一看法,通常将其划入粉彩瓷,而委屈了它具备部分珐琅彩的品质。

 

  图中花鸟纹酒盅就是这类多种彩料“兼而有之”的范例。其中草绿、瓜皮绿、黑色等是五彩 硬彩 ,而胭脂红、天蓝色、土红色、赭褐色、杏黄色、孔雀蓝等均为珐琅彩。珐琅彩与五彩、粉彩的首要区别是前者用油调,故有油光,而后者用水调,故干涩无光;其次珐琅彩易生龟裂纹;再者珐琅彩彩料品种多,色彩艳丽,易绘细腻图案。此酒盅即具备了两种彩料的品性,艳美细哲的珐琅彩描绘了红顶画眉、大红牡丹、熟透石榴,而透彻无光的五彩料填画了枝枝叶叶。尤为值得一书的是那只栖息枝头的画眉羽翼丰满、眸光闪烁、爪握劲健、喙啄刚猛,整个鸟体侧俯灵动,仿佛在窥视远处的虫蝶,也好似准备高声鸣啼。它双翼微张、尾羽翘动,脖颈绒毛整齐松逸,喙缘须刺稀疏刚硬。画眉用土红、赭褐、墨黑三色绘制,用笔工整奇巧,丝丝入扣。如此精功力作,非珐琅彩不能体现其效果。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