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文化遗产需要明城墙“献砖”精神

  2016年11月,南京市文广新局、古都城墙保护基金会、城墙研究会、城墙保护管理中心等联合举办了“颗粒归仓 守护城墙”活动,向社会广泛征集散落的明城砖线索,发动市民献砖,对提供有效信息及捐献城砖的给予奖励,一年来共回收城砖约8万块,可以维修约3公里长的明城墙。(见2017年12月4日《人民日报》)

  南京明城墙已有600多年历史,始建于明初朱元璋开国年代,全长35.3公里,有约3.5亿块城砖筑成,建设工期历时27年,现完整保存25.1公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原真性最好的城垣,也是人类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申遗”。由于历经战乱,特别是“文革”时期破坏,部分明城墙遭到损毁,大量城砖流失民间,2015年颁布的《南京城墙保护条例》明确界定散落的城墙砖属于文物,产权归国家所有,并广泛开展城砖“颗粒归仓”活动,得到市民积极响应与参与,其中年龄最大的是一位90岁老人,她捐献出精心保存几十年的两块珍贵城砖。

  明城砖不仅有着600多年文物属性,而且每块砖上都印有砖文,刻着烧制的府、州、县各级官员的职务和姓名,以及窑工姓名等,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城墙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堪称奇迹,构成了世界现存规模最大的砖文群。据史料记载,城砖烧制及筑墙工程动用当时全国五省二十八府、一百五十二州县共28万民工,为确保墙砖质量,朱元璋下令窑工及监管者必须在砖头上刻写姓名,官吏收砖时要一块块细查,否则要被法办,甚至掉脑袋。正因为有严格的质量保证,南京明城墙经历600多年风霜雨剑,至今仍坚如磐石。

  南京发动市民“献砖”,守护明城墙,走出了一条保护文化遗产由单一的政府主导,向集合社会各方力量,组织和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的创新之路及模式,值得点赞与借鉴。很显然,如果用现在仿古砖去修复古城墙,明城墙历史文化价值就会大打折扣,通过回收散落民间的原汁原味的墙砖用于城墙维修,明城墙的历史信息才能延年益寿。而“献砖”更大的意义在于,增强和培养了市民保护文化遗产的观念、责任、自律与自觉。

  延亘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文化遗产博大精深,将这些遗产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仅靠政府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发动和依靠群众,问计于民。充分调动群众保护文化遗产的积极性,政府首先要转变观念。有一种观点认为,遗产专业性强,群众缺乏专业知识与技能,保护遗产是政府及专家的事,这是把全方位、系统性文化遗产保护,局限于技术性保护,不可取,等于把市民排斥在外。遗产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面很广,技术性工作要依靠专家及技工去做,而日常保护性工作,包括管理监督等,则离不开群众广泛参与。

  文物及文化遗产,虽然产权属于国家,但也是地方的荣耀,是提升城市文化品质的重要载体,应当说大多数市民对遗产有着情感与厚爱,感到自豪与骄傲。借鉴南京“献砖”精神,政府应多方努力,采取有效形式把市民心中对遗产的自豪感与责任感激发和挖掘出来,只有这样遗产保护才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