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军功而兴因科举而荣的殷氏家族

  天津的殷氏家族在明代由军功而兴,清代则因科举而荣。殷氏原籍合肥,始祖为殷成,隶籍宣武卫,后改隶安吉。洪武初年,二世祖殷忠以军功诰封明威将军,授河南归德卫指挥佥事,永乐二年调补天津左卫,世袭指挥佥事,从此“世为天津仕籍”。

  殷氏家族一直世袭指挥佥事,世代有人担任武官,其中七世祖殷尚质功勋卓著。殷尚质(1517-1556),字仲华,一字辅文,号朴斋,明嘉靖十四年(1535),袭指挥佥事,备御黄花等镇,嘉靖二十一年,改署天津右卫,寻掌卫事。“抚按廉其忠干,每力推奖”。二十五年,督抚交相推荐,擢守备辽东宁远,移驻沈阳,升山西都司佥书。又历延安游击将军督军、山西太原左参等。三十三年(1554),任辽东副总兵,寻升都督佥事总兵官,镇守辽东,挂征虏大将军印。殷尚质数建勋功,屡获嘉奖。嘉靖三十五年(1556)冬,蒙古察哈尔部的打来孙和鞑靼部小王子以十万骑侵犯辽东,殷尚质身先士卒,奋勇杀敌,战死于塔山(在今辽宁锦西境内),赠少保、左都督,特进荣禄大夫,谥忠勇。

  明朝末年,殷氏家族不再世袭军功,改隶民籍。至殷尚质八世孙殷桂盛,“以治产致富”,“仗义轻资,里党多所存恤”。殷桂盛子维玠时,殷氏家族声望再起。殷维玠(1721-1778),字尔锡,号宪南,南河试用同知,借补徐州府邳宿运河通判。在通判任上,殷维玠“修筑林子湖堤以御水患,民利赖之,号殷公堤”。辞官归家后,“赡族济贫,慷慨无吝”。乾隆四十三年卒,著有《和乐堂文集》。

  殷桂盛、殷维玠父子为天津的殷氏家族积累了财力、文名和社会声望。自此,殷氏家族的读书风气颇盛,殷桂盛一代有两名太学生,殷维玠一代有一名太学生,另有两名分别授中书科中书、布政司理问。殷维玠直系的子孙曾孙中更是有5人获得进士、举人或副榜之科名。下面就这一支系的科名情况予以简要介绍。

  殷希文(1738-1800),字宪之,又字兰亭,号郁堂,殷维玠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举人,大挑选授清丰县教谕,以丁忧去,起复后补鸡泽训导,升山西长治知县。殷希文为政不喜纷更,崇尚无为而治。擅诗文,“少学诗于汪舟,得朱函夏之传,诗主性灵,不假雕饰”,著有《和乐堂文稿》《兰亭诗钞》。

  殷秉镛,字东桥,希文子。乾隆五十七年举人,先后官河南扶沟、荥泽、祥符知县,擢汝州知州,南阳知府,权河陕汝兵备道、盐粮道,升四川绵龙茂兵备道。秉镛善于听讼,屡奉省檄主审大案要案,在南阳“因其土宜使民讲蚕织之法,大启利源,至今所织绸日‘殷绸’,缎曰‘殷缎’”。秉镛天资聪颖,学问渊博,尤精于词律音韵,著有《兼韵音义》。秉镛弟秉铦虽未获科名,但以诸生援例补山西宁武府经历,道光年间先后官宁乡、镇平、阳江等县知县,所至皆有政声,代理镇平知县期间,清理积压的疑难案件三百余宗,民称“殷青天”。秉铦弟秉録,附贡,官江西新喻县县丞。秉镛的从兄弟殷秉钦,字六桥,维玠孙,道光二年副榜,官栾城县教谕。

  殷序之,原名家咸,字小东,秉镛子,道光十五年举人,二十四年任广西宾州知州,“携来书籍印版数车,皆有益人心世道之书,为我省(当时的广西省)坊间罕有者,列书目于大堂,听士庶刷抄”,又革除历年积弊,“不数月而颂声作焉”。后以丁忧离任,“民祖饯席设三十余里”。起复后,官湖北均州知州。殷序之博洽经史,著有《训蒙四字经》《理学解》《字说》等书。

  殷嘉树,原名家霖,字誉之,号晴严,又号两帆,秉铦子,道光二十四年进士,历官山东青城县、寿光县知县,胶州知州,署莒州、高唐州知州,候补知府。

  综上可见,殷氏家族的军事、文教和政治功业,不仅推动了天津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而且其家族的为官者大都能做到为官一地、造福一方,为当地的社会和文化事业做出了贡献。

  (作者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天津历史文化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