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考古取得重大成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月21日,记者从大上清宫遗址考古成果专家论证会上获悉,鹰潭市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经过长达3年7个月的科学发掘,目前已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

 

  大上清宫位于龙虎山上清镇东,泸溪河北岸,溪山环拱,距嗣汉天师府约一公里处。2014年6月,鹰潭市组织龙虎山大上清宫二期工程施工,发现了大片建筑遗迹,特别是出土了一块“清嘉庆十五年重修上清宫碑”。经初步探明,该遗迹为大上清宫古代遗址。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鹰潭市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了系统的考古发掘。考古工作者对遗址周边30平方公里范围展开调查、勘探,发掘面积约5000平方米,揭露阁、殿、门、院落、碑亭等文化遗迹,出土大量陶瓷器碎片及各类建筑构件,基本摸清了遗址的分布范围、宫观建筑的格局和历史演变脉络。考古表明,该遗址整体营造法式参照北方官式建筑建造而成,是自宋代以来最高等级的皇家宫观。遗址占地面积30余万平方米,规模在全国道教宫观建筑中首屈一指,相当于北京故宫的一半。揭露出的建筑规制、建造工艺等遗迹现象以及黄琉璃构建、屋脊蹲兽等出土文物,处处彰显皇家气派。宋、元、明、清的地层叠压关系明晰,反映出大上清宫由肇始到发展、兴废的过程,印证了文献对大上清宫公元1105年迁址记载的史实。

 

  该遗址的发掘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我省多次组织专家到现场考察,召开专家研讨会。专家们认为,大上清宫遗址是我国迄今为止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揭露地层关系最清晰、出土遗迹最丰富的具有皇家宫观特征的道教遗址,是我国宗教考古的一次重大突破,具有重大学术价值。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信立祥表示,大上清宫遗址是我国首次进行的大规模道教遗址发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认为,大上清宫遗址考古对研究道教历史、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宫室制度具有重大意义。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徐长青介绍,无论是规模、等级还是遗存、时代传承,大上清宫遗址都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宝贵文化遗产。据悉,我省正着力推动大上清宫遗址考古冲刺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水浒传》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中描述的场景即在大上清宫内。1687年,清代康熙皇帝御书“大上清宫”匾额,遂定名至今。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