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玉文化的体现——妇好墓

  商代一共有五百多年,商代的文化,今天能够看到的主要就是玉器文化和青铜文化。此时进入人类文明史的第二个阶段,就是铜器时代,也叫青铜时代。到了商代,玉器的功能可分为祭祀、礼仪、佩饰、陈设、生产、殉葬,非常清晰,是什么玉就有什么功能。

  商代的丝织品非常发达,这是一般人不知道的。当时的织物不是丝就是麻,棉花进入中国是非常晚的事,而只有丝麻这样耐腐蚀的织物才能保存下来。比如大量汉墓里出土的丝织品,跟新的一样,还有强度。由于丝织品的发达,才使佩玉之风兴起,为什么呢?那时候有的玉是直接缀在衣服上的,跟一般的想象不一样。今天的人也佩玉,脖子上挂一个,手上挂一个;但当时很多玉就是直接缝在衣服上头。

  稍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出土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商代最重要的大墓就是妇好墓。这个墓1976年在河南安阳小屯发现,国家考古队在那儿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挖掘,最后证明墓主人是商代第二十三代王的配偶之一,叫妇好。现在是一夫一妻制,一说配偶就是一个,那时候是之一。商王的名字按照“甲乙丙丁”算,叫武丁。怎么确定墓主人就是妇好呢?因为大量文物上都有“妇好”两个字,最后被专家确定。妇好不但是商王的配偶,也是个大将军,说起来跟花木兰差不多,女中豪杰,经常带兵出征。今天到安阳看妇好的塑像,也是一个将军的形象。

  妇好是个爱玉的人,在她的墓中出土了750多件玉,其中有500多件都是佩玉,有孔,可以佩带,而且玉的品种五花八门,所有的专家学者都没法挨个儿去解释,解释不清,毕竟离我们太遥远了。于是我们就开始推测,说妇好这个人酷爱玉,什么都往自己这儿弄,最后一块儿下葬。700多块玉,完全可以撑起一个博物馆,做一个非常好的展示。

  商代妇好墓里出土了一件很奇特的玉器,它的出现,推翻了过去的一些观点。玉器利用天然色泽来雕刻的时候,叫“俏色”,或者叫“巧色”。比如有一块白玉,上面有一块黄,工匠把白色的地方雕成一只仙鹤,利用黄的部分雕成仙鹤头上的鹤顶红,就是俏色的做法。这种做工,原来被认为是明清两代才开始有的,由于工艺进步才出现。但妇好墓以事实打破了这种说法,它出土了一个俏色的甲鱼。玉工利用玉的深色部分做了甲鱼的壳,白玉部分做成甲鱼的头尾四肢。中国古人非常聪明,在大约四千年前的商代,就知道利用俏色了。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