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的佩带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形式“组佩”
2018-01-22 16:48:35 来源:玉满斋 已浏览次
西周时期,玉器的佩带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形式,是什么呢?就是组佩。所谓组佩,很容易理解,两块以上的玉组合佩带,就叫组佩,西周组佩都是大量的玉用丝线连在一起,佩带在身上,非常漂亮。组佩中间要用一种玉器—玉璜。有学者认为“璜”字与“衡”字音近,衡有平衡之意,而玉璜在组佩中也起平衡的功能,这个道理是讲得通的。《礼记?经解》说“行步则有环佩之声”,就是说你走路的时候,玉佩之间互相碰撞,发出丁丁当当的声音,很好听。那么,佩者就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风范,动作稍微一大,声音就会变得特别响,不雅。古人在重大场合上的礼仪要求比今天严格。今天都比较随意,有时候很重要的场合,穿件T恤衫就去了,古人是绝对不允许的。为什么有这种组佩出现呢?就是要你注意礼仪规范。组佩文化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组佩除了看着美,听着也美。古人一直都在追求视觉和听觉的美,不仅仅体现在组佩上,诗歌中也可以体现,比如杜甫的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诗的美,就来自于声音和颜色。“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声音的美,“一行白鹭上青天”是颜色的美。我们对美的追求,都是潜移默化、一点一滴积累的。
由于组佩的地位和价值很高,很多人就试图找到这样的组佩。我就碰到一个朋友,拿来给我看,说:“马先生,我刚买了一套组佩,您给瞧瞧,看看缺什么?”组佩严格说来没有定式,没有必须固定多少件,因人而异。我说:“你这套组佩应该不真。”他问:“为什么呢?”我说:“因为在你送来之前,我看见别人也拿了一套,跟你这个差不多,所以你这套也不真。”稀有的东西突然批量出现,一定是有人在做,是作伪者知道组佩对于收藏者的极大诱惑。你买一块玉,人家说这是一组里唯一剩下的一块了,别的都没了,你心里会很惋惜。但当你拥有一套组佩的时候,心里会很满足,当你这种满足被别人利用的时候,就可能会出现误判。
一般人对历史的了解都不是那么清晰,所以往早了说,就觉得容易说。一说东西是周的,就喜欢说是西周的,不说东周,为什么?东周是战国还是春秋,闹不清楚。一到我这儿,我就说:“你这是‘上周’的!”就是上个礼拜的,开玩笑。为什么他说西周,我就打岔说上周呢?开玩笑可以化解一种尴尬。替人家做出这种生杀大权的鉴定,对我来说也依然痛苦,有时候只能用玩笑话来化解。
商代的社会意识是鬼神文化,反映到玉器上,就形成了神玉文化。周代进入了政治化与制度化,礼仪上了轨道,有规矩了,于是形成了礼玉文化。由神到礼,是一个进步。当神的意志和世俗混杂的时候,我们有时分不清究竟是世俗的,还是上天赐给你的,玉就成为政治神秘化的一个物质体现。简单地说,所有人都会拿玉器来说事儿。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