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唐,随我驰马扬鞭意气风发可好?
2018-09-30 13:22:19 作者:正辰 已浏览次
中国文化中,马文化独具魅力。近日,“大唐风华”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马作为唐朝重要的文化符号,在这次展览中大放异彩。其中展出的《彩绘贴金骑马俑》、《彩绘陶骑马带猞猁狩猎胡女俑》、《胡人备马图》等作品,为我们展现出盛世唐朝经济军事实力的强盛以及人口的多元化。本文从唐宋两朝的马文化为基础,依据展品为线索,带大家梦回唐朝,感受那个快马扬鞭的年代。
甲兵之本

(唐朝经济图 资料图)
“秦汉以来,唐马最盛”初唐军事行动频繁,统治者对马政十分重视:“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马业发展迅猛,据资料载:“徙之陇右,始命太仆张万岁葺其政焉,而弈世载德,纂修其绪,肇自贞观,成于麟德,四十年间,马至七十万匹,置八使以董之, 四十八监以掌之。跨陇西、金城、平凉、天水四郡之地,幅员千里”。军马的丰足,为唐朝奠定了坚实的军事基础。

(展品 彩绘贴金骑马俑 资料图)
展出的《彩绘贴金骑马俑》,于1971年陕西乾县懿德太子墓出土,高33-35厘米,长29.5-32厘米,刻画的是唐朝的重装甲骑兵。《唐六典》记唐甲十三种,马甲是其中之一。重装甲骑兵在南北朝时期到达鼎盛,到唐代逐被轻骑兵替代,但仍为军中重要的战力。重装骑兵在南北朝较为流行,唐代时期形成具装甲骑。在唐朝对外战争历史上,轻重骑兵各自发挥着优势,但轻骑兵在机动性上更具优势。

(陶俑 资料图)
“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种。造字的意思是“用人陪葬”。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殉被逐渐淘汰,最终被偶人替代。据《礼记·檀弓》,孔子“谓为俑者不仁”。郑玄注:“俑,偶人也,有面目机发,有似于生人。”皇侃疏:“机械发动踊跃,故谓之俑也。”孔颖达正义:“刻木为人,而自发动,与生人无异,但无性灵知识。”最早的俑,用机关发动,类似现在的机器人。

(三彩天王俑 故宫博物院 资料图)
唐代经济发达,厚葬成风,陪葬的陶俑反映了墓主人的身份、地位以及精神信仰。现出土的唐代陶俑,类别包含:天王、镇墓兽、官吏及侍从(人物俑)、仪仗、出行、伎乐、动物等几类,集中体现了当时人们的思想以及生活原貌。除了彩绘陶俑,唐代墓葬中还有大量唐三彩俑,其艺术价值更高。
唐人爱马

(昭陵六骏 西安碑林博物馆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唐代尚武,承袭北方民族性格,无论是帝王还是百姓,无论是七尺男儿还是闺阁之人,对马都有着说不尽的喜爱。世称“昭陵六骏”的青石浮雕石刻,六骏是唐太宗李世民先后骑过的战马,六匹马分别名为“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飒露紫”。马的名字带有明显的异域风格。

(唐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图 资料图)
此外,骑马并不是男人的特权。在唐代,妇女也爱马,会骑马:“开元初,从驾宫人骑马者,皆著胡帽,靓妆露面,无复障蔽。士庶之家,又相仿效,帷帽之制,绝不行用。俄又露髻驰骋,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内外,斯一贯矣。”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刻画的就是一群骑马扬鞭的仕女。画中人物雍容华贵,记录的是杨贵妃三姊妹,一共八骑九人踏青的画面。杜甫在其诗《丽人行》中,描绘写到:“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如此盛装出行,一展大唐盛世的风华。
诗人咏马

(胡人备马图 资料图)
文人爱马,著有咏马诗。诗文又因时代不同,反应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也不相同。盛唐时期,我们熟知的诗人都有咏马诗文留世。杜甫留有16首,“诗鬼”李贺有23首。唐代咏马诗何以如此流行,显然与当时人人爱马的社会风气有关。

(昭陵六骏 资料图)
诗文大致分为两类,一种通过对骏马矫健的身姿、可奔万里的气概,表达诗人的雄心壮志。另一种诸如李贺这样的诗人,借马抒怀,表达人生凄苦、时运不济的悲惨。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 杜甫《房兵曹胡马》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
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
—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其九》

(黑釉三彩马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
杜甫笔下的胡马“骁腾,可行万里”。“兵曹“是负责军防的官吏,房是其姓名。《杜诗详注》引明代张綖的评价:“此四十字中,其种其相,其才其德,无所不备,而形容痛快。”杜甫正值少年,意气风发,寄托了自己的远大志向。反观李贺的诗,在寒风中换命度日,表达了对人生绝望,何其悲凉。
文化外交

(《便桥会盟图》 局部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盛唐时期的中国文化,远播于外。英文POLO,大家并不陌生。流行服饰POLO衫,源于一项运动—马球。马球运动在盛唐深受宫廷喜爱。马球在中国古代叫“击鞠”,始于汉代,曹植《名都篇》中有“连骑击鞠壤,巧捷惟万端”。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便桥会盟图》描述的是初唐秦王李世民在长安附近“便桥”与突厥颉利可汗结盟的故事。两国之间会盟,为表友谊,双方进行了一场马球比赛,可见当时马球是作为外交交流的一部分。
此次展览,汇集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陕西多家文博机构近120件(套)精品文物,马文化作为重要元素,融入在这些展品之中。盛世大唐,神驹平天下!梦回大唐,随我驰马扬鞭意气风发可好?
展览:大唐风华
展期:2018年9月4日-11月3日
展厅: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10展厅
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
陕西省文物局
承办:陕西历史博物馆
协办:法门寺博物馆 西安博物院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昭陵博物馆
乾陵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院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
长武县博物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