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224万观众走进陕西文博单位参观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长安明月夜”活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乾陵博物馆中秋活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中秋活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中秋活动
  
  2018年中秋节小长假期间,省内对外开放文博单位通过举办陈列展览、开展“中秋”公众互动体验活动、乐舞民俗展演、主题文化艺术节等方式迎接公众参观,节日三天共有224万人次观众在陕西文博单位里体验“我们的节日”中的传统文化、了解中华文明、追寻文化记忆。 
  
  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节日,陕西文物系统以“我们的节日˙中秋”为主题,在全省83家文博单位开展公众教育活动、进校园进社区、讲座讲堂、民俗体验活动等103场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让观众在仪式中体味传统节日的神圣,在互动中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在文化对比中增加民族自豪感,在艺术形式中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在展览讲座中了解传统节日的发展脉络。 
  
  节日期间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古村落等带动的乡村游,以民俗博物馆、社区博物馆等带动的民俗游、以延安革命旧址为代表的革命旧址的红色文化游成为公众文化游一大亮点。渭南、咸阳、安康等地展示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变迁的社区博物馆和展示传统农耕文明的民俗博物馆赚足了观众的眼球,勾起了不少人的“乡愁”,不少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通过举办展览和活动吸引观众前来参观。 
  
  陕西历史博物馆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联合举办“长安明月夜”中秋博物馆之夜公益活动,邀请200余位市民走进博物馆,通过博物馆人自编自导自演的晚会和《讲述“绿脸俑”保护的故事》《玉盘珍馐话中秋——解读唐墓壁画中的美食》《中秋品月共团圆》三场活动,让观众在博物馆专家的带领下了解大秦帝国背后的故事,在唐代珍宝壁画中感受大唐风华,在小品剧演出、PK诗词、现场DIY月饼的互动中度过中秋佳节。许多博物馆通过“中秋节”系列主题活动的举办,让观众在互动中找到了传统节日的仪式感、文化味,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当代社会生活。 
  
  中秋假日,适逢各级公安、文物部门联合展开文物单位消防安全大排查阶段,各文博单位通过节前周密部署做好应急预案和安保方案,节日期间全员在岗,加强安全检查等方式,确保观众人身安全、博物馆文物安全,全省文物系统安全平稳度过假期。
责任编辑:思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