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市桃渚镇涧五村宋墓考古发掘进展顺利
2018-09-20 14:35:18 来源:浙江文物网 已浏览次

涧五村宋墓M1破坏后场景

M1墓前排水沟遗迹

M1墓室结构(由南向北)

西侧墓室出土金质童子装饰(墓主人头部附近)
2018年5月至7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临海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临海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临海市桃渚镇涧五村宋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发掘过程严格按照田野操作规整执行,清理宋代墓葬一座,编号M1。通过考古发掘,了解M1是宋代江南地区典型的并穴合葬墓形制,墓葬选址符合形势派风水观念,墓室中轴线方向约北偏东42°。
M1主墓部分保存较好,墓前建筑部分仅残存与墓室内部连通的地下排水沟。排水沟呈半环状,构筑于坚硬的生土层上,以条砖砌边,以方砖盖顶,沟内填充河卵石以过滤渗水;排水沟自东侧墓室墓底引出,底面东高西低,水流向西流去。
M1主墓呈半圆形,通过解剖了解,当是先在山坡处开挖不规则的半圆形大坑,再填筑墓穴,由于西侧地势低洼,填筑较厚。墓室前端以石板装置为“须弥座”样式,残存壶门基座与卷草雕花的束腰,须弥座残长4.4、残高0.7米。其后以多块长方形石板砌成半圆形挡墙,须弥座内壁至石挡墙内壁最大进深约3.5、墙内东西最大宽约2.2米,墙内面积约12平方米。
墓室为长条石板砌筑的双室并穴结构,双室之间共用一堵石墙,整体长2.3、宽1.9米,单个墓穴内壁长2.16、宽0.76、深0.82米,墓穴南壁各加筑一堵砖墙,缩短室内面积。墓穴上方覆盖两层石盖板,下层的各盖板间有榫卯相接,排列紧密,西侧墓穴盖板上还在缝隙处放置整齐的砖块遮盖;上层盖板放置成两面坡的屋顶状,屋顶中脊还纵向放置仿正脊长石条。值得注意的是,在石盖板北侧末端的正上方(石挡墙圈以外范围),墓室封土内发现一块整齐放置的方砖,长、宽0.3、厚0.03米,性质不明。
东侧墓室应经过盗扰,但从封土上看未发现盗洞痕迹,推测东侧墓室的使用早于西侧墓室,并在西侧墓室埋入棺木后,封土整体进行过统一的重新填埋。东侧墓室中南壁砖墙被毁,墓底仅发现残损铜币1枚、臼齿2颗、棺钉数枚。西侧墓室未经盗扰,但受白蚁扰动严重,有机质破坏殆尽。西侧墓室中出土金质童子装饰1枚、鎏金银质霞帔坠子1件、银质圆形扣饰2枚、铜币约25枚以及4件性质不明的细条状金属类装饰物附件,另有棺钉数枚。
通过考古工作了解,涧五村M1当是典型的江南地区宋代墓葬,已清理的铜币可见“天圣元宝”(仁宗)、“治平元宝”(英宗)、“元丰通宝”(神宗)、“元符通宝”(哲宗)四类,皆为北宋铜币,因此M1年代当不早于公元1098年。涧五村M1双室并穴而葬,东侧墓室中出土的2枚臼齿,经鉴定,为不足7岁的儿童;而西侧墓室中,墓主身着霞帔,是为宋代官家或富家女性常见的礼服,由此推测M1很可能是当地富庶人家妾侍与夭亡幼子的合葬墓。熙宁五年临海县建杜渎盐场,为台州六大盐场之一,涧五村既盐场官署所在地,M1距官署直线距离不足800米,加之风水环境优越,在当地应属于极为稀缺的地块,这也进一步佐证了墓主人家族在杜渎盐场中的显赫地位。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