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如何保护传承?故宫“掌门人”这样说

  9月16日至18日,第三届“太和·世界古代文明保护论坛”在故宫博物院举行。
  
  17日上午的会议上,在谈到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相关问题时,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提到,“我们要把这些古代的智慧融入到今天人们的生活中,使它们在今天生活中仍然成为最有尊严的、但也对人们今天生活贡献最大的一部分。”
  
  本次论坛有啥亮点?
  
  据了解,自2016年起,“太和•世界古代文明保护论坛”在故宫博物院已成功举办两届,并发表了《太和宣言》,开启了古代文明保护国际合作的新历程。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故宫博物院还先后与阿富汗、希腊等国家合作,在故宫博物院及全国各地举办了多个展现世界多元文明的展览,引发了大众对战争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刻思考,及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与对话。
  
  本次论坛则围绕“作为文化景观的古代文明遗产——古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主题,共同研究和探讨古都文明遗产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
  
  根据论坛主题,还延伸细化出四个主要探讨的方向,也是分场讨论的主题,分别为古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古都文化遗产的修复与传承、古都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弘扬、考古视野下的古都古国与文化交流。
  
  古代文化遗产如何传承?
  
  不可否认,今天,不少珍贵的文化遗产正遭受着各种各样的“威胁”。比如过度商业化、不专业的修缮、自然灾害等等。
  
  单霁翔举例,最近,巴西的国家博物馆发生了火灾,“这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灾难”。
  
  因此,如何保护古都文明遗址,如何传承古代文化遗产,让尘封的历史揭开神秘的面纱、重现文明之光,是全人类需要面对的永恒的课题。
  
  “需要我们做什么呢?我们就要把这些古代的智慧融入到今天人们的生活中。使它们在今天的生活中,仍然成为最有尊严的、但也对人们今天生活贡献最大的一部分。”在17日上午的会议上,谈到上述相关问题时,单霁翔说。
  
  他很有信心地表示,“我们会成功的,关键要把悠久灿烂的文化与今天的社会发展对接,找到融合点,找到我们努力的方向。”
  
  科技进步,也为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便利条件。当天会议上,北京观唐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CEO李挺伟表示,数字技术让古代文明重现光彩,观唐文化与故宫等机构开展的“国宝传承计划”,让中国经典绘画以AR的方式在卢浮宫等地巡展,“艺术科技让经典活化”。
  
  单霁翔亦希望,更多年轻一代能够从古都文化、古国文明中,不断吸取智慧和营养,也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中来。
责任编辑:思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