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小丸子,让我想起了他

  似乎只有逝者的离去,才能唤起大家的集体记忆。8月15日,《樱桃小丸子》的作者三浦美纪因乳腺癌不幸离世。小丸子可爱的画风以及简单的人物设置,贴近生活的语言风格,给我们的童年增添了不少趣味。直至今日,对于很多成年人而言,其作品仍有强力的治愈性。一部优秀的作品,总会影响一个时代,让这个时代的人铭记于心。
  
  提及日本动漫,手冢治虫、宫崎骏两位足以代表20世纪的日本动漫,而他们心目中都崇拜一位中国人—张光宇。2018年8月25日,“张光宇文献展—纪念张光宇诞辰118周年”在北京展出。本文系笔者对张光宇先生漫画创作、商业美术等艺术创作的回顾,并向所有为艺术做出杰出贡献的逝者表示最诚挚的悼念!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记录时代
  
  小丸子的画风,是日本社会的真实写照,平实有内容。准确来说,小丸子记录的是一个时代生活的写照。现代人在听到一个幼儿园小朋友口里说出:“人最重要的就是要Relax”的时候,总是会心一笑,这就是小丸子在成人世界里“童言无忌”。作者三浦美纪是位时代生活的记录者,她的画笔如此写实,像小津安二郎。她的语言,似乎是禅宗里的“吃茶去”。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孙悟空  张光宇
  
  张光宇之所以成就非凡,得益于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年代。十里洋场的上海,给了这个年轻人更大的视野和丰厚的文化土壤。张光宇15岁去剧场布景,18岁入《世界画报》学画插图,20岁在烟草公司做广告,之后自办画报。他的艺术灵感,有时代的影子,带有“民族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西游漫记 资料图
  
  《大闹天宫》,是张光宇晚年参与美术设计的动画作品。其孙悟空形象,具有京剧和地方戏的脸谱化,又吸收了无锡地区民间艺术的精粹。这样的孙悟空形象,最早要追溯到漫画作品《西游漫记》。他在自序中说到了创作缘由及内容:“《西游漫记》是我在1945年秋画成的一部彩色神话连续漫画,内容主要是讽刺当时重庆反动的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全部作品共六十幅,每幅均附文字说明。就在那年冬天开始,以展览的方式展出于重庆,隔年春又展出于成都,与群众公开见面后,很受欢迎。”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大闹天宫》孙悟空形象
  
  在早年的形象基础上,张光宇参与设计的孙悟空形象,经创作组共同审核并定稿最终成型,导演万籁鸣用八个字称赞他“神采奕奕,勇猛矫健”。电影一经上映,便奠定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地位。张光宇,功不可没。而张光宇,岂止是动漫。
  
  追忆张光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万象杂志  资料图
  
  人类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去追忆一个人,展览是一种颇有仪式感的方式。此次展出了张光宇部分未公开的作品和新文献,包括张光宇早期的书籍设计、漫画、插图、字体设计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张光宇自拍 资料图
  
  他的艺术,被陈丹青评为“城隍庙加毕加索”。城隍庙,是赞其追根溯源,有民族性。毕加索,是指其前卫性。我们在一幅具有波普艺术的自拍照中,可以看得出张光宇在艺术上的前卫,这比波普艺术的先锋早了40年。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左起:郁风、张正宇、糜文焕、叶浅予、谢谢、丁聪、张光宇
  
  张光宇又被称为“大师们的老师”,其一生中对诸如丁聪、黄苗子、华君武、廖冰兄等人影响颇深。黄苗子先生在临终前,将其“中华文艺奖”获奖的一百万元悉数捐出推动《张光宇全集》的出版。“为抗战,十九岁到沪上,得识张光宇、叶浅予等偶像,自此获提携,阔视野,始窥艺术门径。”黄苗子说,“此奖应属引我上路的张光宇兄。”这样的遗言,是对张光宇的肯定,也是为了那份知遇之情。张光宇走得早,其著作在近年才出版问世,期中原委耐人寻味。
  
  丁聪作品的署名“小丁”,便来自张光宇。黄永玉说的更粗野:“这他妈狗杂种真神人也。”陈丹青在为 《追寻张光宇》一书的序文中,肯定了张光宇对动漫、装饰设计、书籍设计等领域做出的贡献,但其最大的贡献还在于中国的商业美术。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家居设计 张光宇
  
  所谓商业美术,即“今日的广告业、时尚业、出版业、日用器物设计、奢侈品设计、室内或环境设计,乃至城市规划设计等”。张光宇将这样的美术比作“是人生切肤所需求的艺术,追求出实用与感觉上的愉快,予人生的一种安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香烟广告 张光宇  资料图
  
  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关系,不同时代的人会有不同的思考。艺术源于人们无尽的想象和强烈的情感表达欲望,而商业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城市,意味着生产,也意味着商业文明。人们集聚在城市之中,情感需要沟通、表达,催发了艺术的发展。陈丹青在文中呼吁为“商业美术”正名,是对张光宇先生艺术成就的肯定,也是人们对商业与艺术的审视:“商业美术的真功能,实指最大范围的全民美育。欧美现当代艺术的大趋势,即与商业美术无间,惠及全社会审美景观—此一景观,曾在民国上海短暂实现,虽是半自觉的(因当时的文化转型尚在初级阶段),却是天然的(因上海的西化与明清世俗与民间传统,两不相隔)。”
  
  我们重新追忆这位时代先驱,正是对商业与艺术关系的正视。改革开放四十年,为国民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带有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在大谈消费升级的同时,也在不断关注人们的美感教育。艺术不能脱离生活,也可以更好服务于生活。
  
  作者简介:正辰,策划、专栏作者。
责任编辑:思思 (本文为中国文物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