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宁寿宫地面修缮月底完工

  昨天下午,烈日当头,又没有树木遮挡,30多位房地集团古建工匠汗流浃背忙碌着,故宫宁寿宫区域地面保养维修施工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预计月末将完工。
  
  眼下,宁寿宫扮戏楼南院地面上的旧砖已替换了大半;施工围栏外,游人仍在正常游览,不时好奇地扭头往里看。宁寿宫位于故宫紫禁城东北隅,由前朝、后寝两部分组成,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扩建而成,俗称“太上皇宫”。
  
  由于常年没有修缮,这里多处地面凹陷破损。从6月起,项目开始大修。维修工程以宁寿宫寝区中路院落地面为主,包括扮戏楼南院、养性门南院、养性殿南院、养性殿东夹道、乐寿堂南院等共10个院落。
  
  房地集团古建专家王建中在现场负责施工技术指导工作,他和古建修缮打了一辈子交道,参与过故宫太和殿、文华殿修缮等工程。
  
  “修缮文物马虎不得,得怀着敬畏之心!”工地上,他常念叨着这句话。工匠师傅们多数四五十岁,都是从去年故宫和房地集团共同举办的首届古建工匠技能大赛上脱颖而出的瓦作工匠。
  
  和普通地面的养护不同,故宫地面的每一块砖都堪称古董,修缮时大有讲究。就拿粘合砖瓦的材料来说,古建修复不能用水泥,而是用白灰和水按特殊比例调和而成的白灰浆。这次工程要替换的,是地面最上层的面层砖,取砖时既不能破坏完整的砖,也不能损坏下面一层原有的垫层砖,这要求工人的手法一定要精细。
  
  养性门前两侧栏杆内铜狮子处的地面,就给古建工人们出了个大难题。地面垫层下留有清代遗构垫层砖及排水沟,为了不扰动文物,师傅们完全靠双手,拆除和夯实垫层全部采用人工,保证古迹没有一丁点儿的破坏。
  
  遇到碎裂、酥碱风化等地面残损现象,工人们得视情况动一场“微整形”或“大手术”,这就得用上古建修缮中“揭墁”和“挖补”的工艺——所谓“揭墁”,就是把铺好的取出来,在砖棱抹油灰后把砖重新铺好;“挖补”就得小心剔除残损旧砖,用新的古建砖补装上。细算下来,这次维修所用砖材就得有2.5万块。
  
  施工区域院内散落着10棵古树,部分施工区域内树根已经拱起。工人们还用不同形状的瓦片围住树根,游客远观丝毫看不到突兀的树根,近看还成了一处景致。
  
  “为了不影响暑期游客游览,这次修缮相比之前工程难度要更大。” 房地集团古建分公司故宫宁寿宫项目经理王旭说,工程位于故宫开放区域内,他们采用了故宫制定的“分区分片”施工方案,尽可能不影响游客参观。为了缩短工期,工匠师傅们早出晚归,每天要干上11个小时。
责任编辑:思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