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一号” 浙江龙泉窑的瓷盘最漂亮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宋青白釉印花瓷六方细流执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南海一号”出水凝结物

  

  本报广东阳江电 在经过20年的等待后,沉没海底的“南海一号”终于在前天浮出水面。“南海一号”里究竟藏了什么宝贝,不仅读者关心,我们这些在现场的记者也很好奇。因为保护文物的需要,对“南海一号”进行考古发掘及破解船内的秘密,还需很长一段时间。阳江市政府似乎了解记者们的心事,昨天,他们邀请了一些记者参观了阳江市博物馆,公布了一批先期出水的“南海一号”中的珍贵文物。这批文物此前从未对外公开过,本报记者有幸在第一时间目睹这些罕见的宝贝。因为展出的宝贝中有很多“浙江制造”,所以马上用图片和家乡读者们分享。

  

  在博物馆一楼,记者看到一个个大的圆形塑料桶盛满了水,里面浸泡着一些东西,其中一个桶放里着一块木头,边上结着瓷片和泥土,现场的讲解员说,这是“南海一号”出水凝结物,里面含有大量的瓷器和海洋生物如生蚝等贝壳类。讲解员说,“南海一号”已经过多次考古,这些是2002年出水的,出水时就凝结在一起,“桶里放的是清水,我们每天换水,看这些凝结物能不能化开。”一楼还有一个大石锚,上面也凝结一些东西。

  

  在二楼展厅,珍贵的文物让记者连呼“过瘾”。一件花岗印石枕是国家一级文物。阳江市博物馆副馆长冯建华解释,这可能是船员的生活用品。宋代人流行睡“瓷枕”,但在“南海一号”,海上风很大,船体又摇晃,瓷枕滑又易碎,所以船员们用石枕代替。展厅内有景德镇窑的碗,胎薄釉好,几乎件件是精品。而一件仿银器的德化窑执壶,上面印有繁复的花纹,是一件异域风格的产品,这也是“南海一号”可能开往西亚或印度的实物证据。

  

  但最让记者自豪的,还是浙江龙泉窑生产的宋青釉印花器瓷盘。“这个盘看起来中间盛了水,其实是没水的,而且四周随意用手工刻画了花纹,这是整个展厅最漂亮的。”讲解员说。

责任编辑:小悟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