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小尹西汉至清代墓群


  墓群位于肥东县撮镇王兴村小尹队,东北距肥东县约20公里。现规划为合肥市循环经济园,具体位置在四顶山路与清泉路十字西北角。墓葬上方原有高度约4米的大封土堆,现已被破坏。为支持合肥市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古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次发掘共清理墓葬28座,出土器物近200件。从墓葬形制及出土随葬品等情况综合分析,这批墓葬的年代从西汉中期至清代中晚期,主要是西汉中后期、唐宋和清代的中小型墓葬。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西汉墓12座,大多位于封土堆中心,皆为竖穴土坑墓,其中3座带有斜坡式墓道。墓坑长2.6- 3.2、宽1.2- 2.6米,最深达2.6米。墓葬大多为东西向,均留有二层台,多为熟土二层台。葬具使用木质一棺一椁,均残存板灰痕迹,馆外填有青(自)膏泥。骨架全无。随葬器物大多摆放在棺停之间的边箱内,也有少量放置于脚箱或棺椁之上方。出土器物共100余件。其中陶器有鼎、盒、壶、瓿、钫、罐、匜、盂、杯、仓、灶、盏等,基本组合为鼎、盒、壶和鼎、盒、钫,铜器有印章、带钩、镜、洗、矛、五铢钱等,以及少量玉石器和蚌饰品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唐宋墓8座,大多在封土堆中心偏东位置,既有土坑墓也有砖室墓,均为单室,距地表较浅,最大深度约0.7米。土坑墓均为长方形竖穴,长1.8- 2.4、宽0.6- 1.4米;砖室墓大多为二次葬,有船型和长方形两种形状。葬具及骨架多已腐朽。出土器物较少,有黑釉陶罐、瓷盏托、青瓷罐、铜钱等。
  
  清代墓8座,主要分布在封土堆的南侧边缘,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多数墓坑长约2米、宽约1米左右,葬具均为木棺,仅有一座双棺合葬墓。棺木及骨架保存较差,大多已腐朽,尸体仅存头骨和股骨部分。随葬品多为釉陶壶和铜钱,陶壶置于头部,铜钱有的放置棺周,有的放置腰坑。
  
  这批西汉中期至清代中晚期的墓葬材料为研究巢湖北岸的政治历史情况、社会风俗习惯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责任编辑:小悟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