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收藏热背后的文化意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人爱玉,对玉的特殊情感,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现如今玉石已经被人们形容为“疯狂的石头”。一些玉料产地矿藏日渐枯竭,市场上的玉石价格就不断攀升。玉石收藏热已经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玉文化的发展与中华文明的发展有着不解之缘。中国 “玉文化”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玉文化在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精髓之一。玉作为文化的载体出现在汉字成语中的例子屡见不鲜。

  

  玉也象征着财富,玉被视为宝,由玉石名贵的特性决定。在中国古代,玉石稀少且不易雕刻,再加上玉器美丽的自然属性,古人视玉石为珍宝,在《天工开物》、《艺文类聚》等古书籍著作中同样把玉器归纳为“珠玉”、“宝货”、“珍宝”类。

  

  玉更象征着权力与地位,在古代,玉器是权力、等级、财富的标志。玉具被古代统治阶级拥有,古人以玉器彰显其权力。玉器的拥有者一定是达官贵族,被赋予的社会属性毫无疑问地成为等级和名分的象征,被历史打上了权利的烙印。

  

  当下大众化的时尚消费品中玉石制品较受欢迎。目前玉石珠宝的定制便受到追捧。从材质选购、样式构思、设计出稿、手工制作到最终成品。购买者享受更多的是“专属、独尊”的心理满足。

  

  玉石、玉器价格的持续坚挺使得一部分投资者开始转变观念,不如购进精品玉器坐享其成。一方面是因为玉料日益稀少,身为稀有之物的玉石就更加珍贵;另一原因则是玉类藏品本身价值并不亚于硬通货,能够抵抗通货膨胀,投资风险小。

  

  对价值的过分关注,往往意味着文化上的缺失,“收藏”的概念渐渐被淡化。对于有着数千年传承的中国玉文化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悲哀。“赌石”、“炒玉”使得追捧玉石的部分投资者一夜暴富。失去对玉文化的深层认识,收藏就不过是一种肤浅的投机行为而已。

责任编辑:小悟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