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王宫博物馆:见证“海丝”兴起

  在繁华的广州老城区里,沉睡着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王宫遗址,它与海上丝绸之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如今,广州保存的种种史迹,将助力中国进行海丝申遗。近日,记者采访了南越王宫博物馆馆长全洪,听他讲述南越王宫博物馆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不解之缘。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南越王宫博物馆馆长全洪接受专访。新华网发
  
  南越王宫: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
  
  历史文献与考古发现相结合,可以看到南越王国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古代的文献有记载,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已经通过南海输入很多舶来品,也就是海外的奇珍异宝。”全洪将这一段历史娓娓道来。
  
  秦将南越纳入秦国版图,同时控制中国大陆往南海的出海口,并发展海外贸易。公元前2世纪,赵佗建立南越国,经过发展,财力积累,国力雄厚,因而进一步进行对外交流和贸易。
  
  “从我们现在发掘出来的文物看,南越王宫,也就是我们所在的这个博物馆,有很多海外文化因素的文物。”全洪说。
  
  据介绍,博物馆内发掘出的曲流石渠、八角形石柱最能体现南越王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行的对外交流。在同一时期,中原为代表的北方地区采用土木兴建宫殿,南越王国的宫殿同样采用中原的格式,但是宫苑中的一些建筑构件却和遥远的印度有一定的相似性,即使用石质材料作为建筑构件,八角形石柱就是其代表。
  
  “我们倾向于这样一种说法,正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才从印度把这些技术、理念传到中国来。”全洪说,也正是南越王对外来文化这种开放的心态,才进一步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
  
  保护遗址,发扬广州历史文化
  
  1997年至2006年,南越王宫遗址进行大面积发掘,并在原址上建成博物馆。南越国宫署遗址保护范围约5.3万平方米,2006年12月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广州的文博单位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山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共同进行发掘和保护工作。
  
  “这个博物馆能够建在广州老城区核心地段,用作文化设施而非商业设施,这本身就是一个好宣传。”据悉,博物馆于2014年开放,目前已有一百多万人次的观众量。
  
  据全洪介绍,博物馆对南越王宫的遗址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展示。一是开放考古遗址的现场,二是在原址的遗址上进行模拟展示,三是将考古材料和文献记载相结合进行基本陈列。
  
  此外,博物馆还把展品通过多种形式“送出去”,如送到社区、高校、农村、偏远山区的学校,或者一些山区的图书馆、博物馆。“我们会把展览送到当地去,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再通过这个博物馆去了解广州市2000多年的历史,增强文化自信。”
  
  助力“海丝”申遗
  
  提到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全洪表示有信心,并且认为,无论是南越王宫博物馆,还是广州本身,2000多年文化的积淀是有目共睹的。
  
  历史上,广州作为东方最大的港口之一,通过南海连接到印度洋,经东南亚航行到印度、阿拉伯,直至非洲东部。在唐代相关文献的记载中,海上丝绸之路又被称为“广州通海夷道”。
  
  “这条当时路程最远、经过国家最多的航线,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一个缩影。”全洪说。
  
  2017年5月,国家文物局联合广州、南京和宁波等城市,全力推进“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联合申遗。据悉,目前申遗工作已经在全国铺开,多个地区和城市加入。
  
  “在历史地位、经济能力、研究水平方面,广州处于一个相对比较高的位置,它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应该有一些保存完好、真实性强的遗址流传给子孙后代。”全洪说。
责任编辑:小悟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