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中为何佛教题材那么多?

  中华玉文化源远流长,玉雕题材也因此极为广泛,上至天文地理、宗教文学,下至花鸟虫鱼、走兽飞禽,可谓无所不包。然而其中占有很大一部分的作品都与佛教主题有关,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就来说玉雕与佛教的一些故事。

  佛教从古代印度的传入,传入中国以后,经东汉、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到唐朝已达极盛,尊佛之风十分浓厚,玉制佛教题材的作品大量出现。据记载,最早的玉佛像是东晋瓦官寺中的“狮子国玉像”(狮子国即今斯里兰卡),北朝时期,雕刻玉佛之风盛行,北魏、东魏、北齐的统治者都曾下令玉工雕刻大型玉佛,置于寺庙中供奉。而民间也以玉香炉点香供奉玉佛,并且佩戴玉雕的观音、弥陀,垂挂玉念珠、玉手串等作为护身符来抵御疾病,驱除鬼怪妖气,使自己健康长寿,把玉石作为人与神、人与人之间承诺的中介,作为人的情感、愿望、信仰的载体传达于神佛。

  佛教与玉石的关系

  与佛教相比,儒家是积极用世的,是待奉君王、经世治国的哲学,强调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纲常伦理之道,所以,反映在用玉方面,儒家便形成一套用玉制度,有“君子比德于玉”之说,即为中国玉文化的核心。道教追求自然,讲究“自然而然”、“万物齐一”、“人与道冥”甚至“白日羽化”,所以反映在玉文化方面就形成一系列“食玉养身、葬玉祭灵”的观念。

  佛教倡导与人为善,死后才能升入极乐世界,而这极乐世界是由黄金、白银、青玉、玛瑙、珊瑚、琥珀等铺成的,也即佛教中的七宝,其中许多就是今天的玉石。因此形成了以玉石雕刻各种关于佛的题材,比如说观音、弥勒佛、释加牟尼、童子等等人物,以及莲、法轮等等佛教圣物,这些佛题材表达着各式不同的寓意。

  佛教元素在玉石雕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当中应用最广的要数佛和观音了。在玉雕文化中流传最广的一句话叫做“男戴观音,女戴佛”,其实就是取其谐音“男戴官印,女戴福”,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上图所示:名为鎏金玉观音像 规格:通高:9.8cm 重:180.8g

  此件鎏金玉观音造像玉质为和田一级白玉,观音像玉质纯净、细腻光润,神态自然、安详。刀工精纯,将观音妙像圆觉,宏法之态表现得栩栩如生。莲花宝座为铜鎏金制做,保存完好,造型之华美,令人赞叹,錾刻挺拔,包浆自然,实乃可遇不可求的精品。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责任编辑:小旭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