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白菜”不寻常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官不可桌上无此味,民不可脸上有此色”

  

  白菜自古为我国最寻常的蔬菜之一,但有些古玩白菜却非同寻常。

  

  和田玉白菜花插。晚明学者所著《夜航船》中论白菜为“官不可桌上无此味,民不可脸上有此色”,以此比喻为官要清正廉明。图一和田玉籽料雕就的清代白菜形状花插,光洁润白,茎叶分明,寓意清白做人而显得不寻常。

  

  竹雕白菜笔筒。《本草纲目》记载,“白菜,亦名菘。菘性凌冬晚凋,有松之操,故曰菘。今俗谓之白菜,其色青白也。”在古人看来,白菜“凌冬晚凋”,有松树般的操行。因此,多将其作为个人品质高洁的象征。图二清代竹雕笔筒上雕刻了一棵凌霜而盛的白菜,白菜周边有寒山秋水,荒草野径,意境深远,寓意品行高洁而显得不寻常。

  

  这些不寻常的“白菜”,造型精美,寓意丰富,显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以及表达美好意愿的方式。珍藏这些“白菜”,可以清白传家,教育子孙清白做人,不失为一件美事。

责任编辑:小悟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