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迷雾 理性前行
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霞刺绣屏风作品《紫椹》
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烈汉青瓷作品《梅子青长寿瓶》
“艺术大师评选”这一活动形式和主题,一直为人们所争议,有人认为,艺术大师不是一个评选活动可以衡量评判的,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检验;也有人认为,这类评选形式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容易混淆视听,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在各艺术门类中,工艺美术领域的“大师”名号之复杂、数量之多尤其让人咋舌,诸多行业协会、不相关的机构纷纷出面评定大师,一时间“大师”满天飞,无形中稀释了“大师”一词在人们心中的含金量。
面对种种乱象,民政部出重拳整治,从2016年“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出炉一波三折,到2017年“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选被叫停等,工艺美术行业“大师评选”的乱象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抑制。2018年5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正式公布了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最终名单,据了解,由于充分认识到做好此次评选工作的重大意义,评选工作自2017年9月正式启动以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先后召开4次会长办公会,专题研究评选工作,并宣布了《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工作管理办法》。评选综合了各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人数、省级大师人数、产业规模和从业人数等各方面因素,在经过地方审核、地方初选、公示上报、资料审核、作品展示、专家评选、审议公示等阶段后,最终公告89位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公示和公告期间,无一起网络炒作事件。
在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被认为是最具权威性的评定之一,每5年举行一次,堪称是中国工艺美术界的奥林匹克,该荣誉称号不仅代表个人的最高荣誉,更代表着行业的标杆。因此,每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过程都十分严格。虽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有着很深的历史积淀,但评审工作仍然经历了一波三折。
除了因为国家机构变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定工作曾被搁置长达10年之久外,进行了7届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也多次变换主办方。前四届都是由原轻工部主持,这个时期,在政府、专家和行业团体的密切配合下,评选工作不仅进行顺利,而且获得国家认可。第五届由国家发改委评选,由于没有行业协会从地方到省市金字塔式的系统支持,使得此界评选争议不断。到了第六届则由工信部负责,2013年7月,工信部按照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决定》,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工作正式转交给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因此,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是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工信部作为国家工艺美术行业主管部门,对评选工作进行指导及监督。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不再由工信部“官办”的消息,曾在工艺美术界引发热议和思考。有人赞成,也有人担心荣誉称号的权威性会受到挑战。事实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虽然是行业协会,但跟以前的轻工部是有历史渊源的。整个评选仍然是政府主导,具有半官方性质。政府主动把相关职能转换到行业,就是为了体现“行业的事情行业做”,把真正有水平的大师推举出来,做到更加公平、公正。
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所谓“大师”相比,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无论是评选的过程还是最终的认定,都有着本质的区别。从促进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的角度而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定显然是一种合理的激励制度。从前6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结果和行业调研得到的反馈来看,这一评选在抢救珍稀技艺,呈现经典作品,传承民族瑰宝等方面起了不小的推波助澜作用。特别是对于一些少为人知,社会对其重视度不高,甚至濒危的工艺门类,这种认定更是被视为一种生存、发扬的动力。
据粗略统计,近40年间,共评选出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有500余位,而目前在世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仅有300余位。中国作为有着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有着悠久的中国工艺美术历史,产区遍布全国各地,这个数字显然还远远不够,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不仅刻不容缓,而且势在必行。
那么,行业协会的职能是什么,权力下放到行业协会,是否还需要政府监管?究竟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为工艺美术大师?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正确的做法,应该由政府部门担当指导、监督的角色,而由行业组织来实施具体的工作。包括依据有关法规来打造大师评选体系,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标准,从而规范评选活动,进行行业自律。尤其是改变目前有关法规无实施细则,更无贯彻落实措施的现状。
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领导小组组长张崇和在总结评选工作时谈了6点体会,他表示,政府信任和支持是做好大师评选工作的首要前提,完善的工作机制和体系是做好大师评选工作的基本条件,科学的顶层设计是做好大师评选工作的重要基础,严格按制度办事是做好大师评选工作的根本保证,严明的纪律责任是做好大师评选工作的有力措施,过硬的工作队伍是做好大师评选工作的关键支撑。此外,张崇和还指出,评选只是起点,下一步将继续深化大师服务,推动行业振兴。这意味着,评出荣誉称号并非“万事大吉”,中轻联将完善服务机制,努力提升服务工艺美术大师的水平。比如,创造条件组织实施“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培训提升工程,提高传承能力;支持建设一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开展传统工艺美术传承创新交流活动;进一步健全国家、省级、区域工艺美术大师评选工作体系,强化专家委员会,优化专家库,完善大师数据库等。如此通过各项举措来打造工艺美术行业的人才队伍,为工艺美术行业健康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寂寞中坚守,在坚守中创新,始终与浮华保持距离,用诚意的作品去打动观赏者,这无疑是大师所应具备的品格。而真正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也一定是德艺双馨的:一方面,他们在行业内有很强的凝聚力,能够为人师表;另一方面,他们必须有独门绝活,在工艺传承上具有代表性,作品有巨大的影响力,并且深受市场欢迎,能够引领工艺美术的产业化发展。总之,工艺美术行业需要真正的大师作为工艺美术事业的标杆,展现大国工匠精神,推动工艺美术的繁荣发展。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