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兴县平田冶铁遗址调查
2018-07-30 15:28:22 来源:湖南考古 已浏览次
2018年4月25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郴州市文物处、桂阳县文管所对永兴县平田村冶铁遗址调查。该遗址位于永兴县悦来镇平田村澄水组(11组)南侧,直线距镇政府5.9千米,临县道054线(图一)。第三次文物普查资料中有该遗址的文字记录。

图一 永兴县平田炼铁遗址位置图
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00米,三面环山,仅西面临水稻田地。遗址中现存生铁冶炼炉1座(图二、图三、图四)。仅剩北侧的半壁炉体,呈半圆形。从剖面观察,炉体内型有明显的炉身角和炉腹角,炉缸内收。炉壁用黏土逐层夯筑;其中含有大量岩石颗粒,粒度0.5—1.5厘米。炉腰以上有黑色挂渣,炉腰以下炉壁略有侵蚀,露出炉壁材料;炉壁中间沿竖直方向开裂,西侧部分略有外倾。炉底位置由村民覆土种植红薯秧苗。清理后,炉底呈圆形;炉门朝向西侧。现存炉顶到炉前地面高5.00米,到内部炉底高4.50米;炉底外径3.30米;炉腰内径2.00米;炉缸直径0.90米,高0.55米。该炉的炉容估算约7.5立方米。

图二 平田冶铁遗址航拍照

图三 平田冶铁遗址调查

图四 冶铁竖炉炉址
冶铁炉周围田地内散布一些炉渣、青花瓷片、陶板瓦片、铁矿石等。尚未见到较大的炉渣堆积。根据采集到的青花瓷片判断,其年代应为清代(图五)。此外,该冶铁炉的炉型较为成熟,炉容较大;其部分特征与清代《广东新语》等文献记载的冶铁炉相近。采用黏土夹砂逐层夯筑是南方冶铁竖炉普遍采用的方式。

图五 平田冶铁遗址采集青花瓷片
第三次文物普查资料记载,平田村的一位94岁老人回忆说,从他记事起,这个冶铁炉的保存状况就是这样。此次调查又对周边村民做了走访。1970年出生的村主任欧昭辉介绍,村后山原来还有很多采铁矿形成的大坑,矿石属于锰铁矿石。永兴境内铁矿资源分布零散,光绪《永兴乡土志》载:“随处皆有此矿”。目前发现铁矿储量较大的矿体在三塘、油麻、马田、碧塘等地。永兴境内清代炼铁较多,主要铸造生活用具—铁锅、铁农具。而该遗址也在这个区域内。
生铁冶炼技术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发明创造,出现于公元前8-7世纪;先建立高大的竖炉,以木炭作为燃料,采用强力鼓风,炉温最高可达1400℃以上;加入大理石、萤石或白云石等作为助熔剂,形成液态的生铁和炉渣,分别排出炉外;再铸造铁器或加工成钢制品。其制铁效率显著高于西方普遍采用的低温块炼铁冶炼技术。以生铁为本的钢铁技术体系对铁器时代以来中华文明的发展有重大贡献。明代以后,北方逐渐采用坩埚炉冶炼生铁,而南方仍然沿用竖炉。该遗址为研究明清时期南方冶铁技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责任编辑:思思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