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流行佩戴吉语印肖形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寿山石猴钮闲章。

  

  解读古代文具

  

  中国印章文化源远流长,官印和私印呈现出不同的走向。相对于越来越刻板的官印而言,私印具有鲜明的个性,艺术表现力更强,吉祥内涵更丰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吉语印和肖形印已成为流行佩饰。后来,吉语印又发展成为诗词印,深受文人墨客和民众的喜爱。

  

  符和印都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是人类从小群体发展到部落社会的必然产物。《史记》记载,黄帝在统一天下后,与诸侯“合符釜山”。黄帝之符刻有统一的标徽,一分为二,一半在黄帝手中,另一半交给各路诸侯。距今5300年至4200年的良渚文化遗址,也出现了与兵符特征完全吻合的神人兽面纹骨雕。可见符在5000多年前已经产生。(全文未完,请继续分页阅读或使用全文显示阅读功能) 

责任编辑:小悟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