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揭牌

  重点打造舞台剧“咏春故事”

  据介绍,广州第一个非遗工作站选择岭南武术,具有独特性。广州是岭南武术的聚集地,有6项传统体育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分别是米机王咏春拳、太虚拳、洪拳、莫家拳、黄啸侠拳法和螳螂拳,拥有中国武术十大教练、中国武术九段的武术大家陈昌棉等多名代表性传承人。依托华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高等体育学府广州体育学院,建立岭南武术工作站,有利于整合资源,搭建多方位、多视角的立体平台,推动岭南武术非遗文化传播与发展,将有力地促进岭南武术的保护、传承和传播。

  据广州体育学院副校长蔡任民介绍,广州体育学院拥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武术展览馆,是全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之一,在广州体育学院设立岭南武术非遗工作站具有良好的基础。工作站将开展广州武术项目资源调查,挖掘现存需要保护与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以传统武术、龙狮、龙舟等民间体育为抓手,通过多方位的考察与取证,结合岭南历史的发展,以人类学的角度整合岭南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尽可能以图文、实物和视频模拟等方式还原该项目的内容。将非遗与漫画、动漫、影视、舞台剧等结合进行推广展示。今年计划重点打造舞台剧《咏春故事》。通过参加各种比赛、巡演、展演等扩大社会影响,并将衍生一大批与此有关的服装、衣帽、器械等文化特色产品,使其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三年建设10家非遗工作站

  据广州市文广新局副巡视员温朝晖介绍,建设广州非遗工作站,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广州非遗搭建跨界合作、资源整合平台,通过社会合力促进非遗走进现代生活,并探索一条基于现代化大都市背景下的非遗振兴道路。广州市非遗工作站将是今后广州非遗保护工作走向广泛化和纵深化的关键所在。

  据介绍,广州市文广新局制定了《关于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的方案(2018-2020)》,根据该方案,非遗工作站将按照自主参与、逐步推进的建站原则,争取利用3年的时间,即到2020年,在全市共建立10个以上非遗工作站,以点带面,辐射全市。同时,鼓励在已有的传统工艺工作站模式基础上拓展创新,设立不同类别工作站开展实践,并开拓出适合本地区、本类别项目的工作站模式。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