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绿釉观音菩萨
辽代的制瓷手工业,是辽代手工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唐、宋以来,受中原地区汉民族陶瓷文化的影响及工艺技术的传播,以及当时的契丹民族已经从流动的游牧生活方式转向以种植农作物和圈畜以食粮为主的定居生活方式,这就需要大量的饮具和容具等陶瓷制品,陶瓷手工业便应运而生,并逐步完善。据有关资料分析,这尊绿釉菩萨造像,是由北宋早期大辽国赤峰窑烧制而成,通高38.5厘米(包括莲花宝座),菩萨身高33.5厘米,肩宽8.5厘米,满施墨绿色釉,玻璃质很强,尤其是在强光折射下,绿色宝光四射,堪与越窑秘色瓷相媲美。
据菩萨像的造型、衣冠的特色观察,与中原地区菩萨的造型和衣着有很大的差别,具有浓郁的北辽地区契丹民族色彩,体现了区域性的民族文化、民族信仰、民族习俗、民族艺术,是研究契丹民族工艺历史、区域性的佛教艺术和我国佛教文化传播的实物佐证。且经千余年的风雨变迁,保存尚如此之完好无缺实属难得。
菩萨端庄站立,面目清秀安详,双耳垂肩,右手下垂,并直伸紧贴胯部,左肘弯曲成90度,手握一净瓶置于胸前,赤脚并列,立于俯莲花底座之上,体态匀称,做工精细;头戴包头护耳巾,巾上外戴环形饰物一周,饰物正前方镶嵌九颗宝珠,颈项上戴丝带系“山”字形饰物,下戴珍珠项链垂于胸前,衣着袒胸紧身高吊薄纱长衫,腰束丝带,结穗垂于腹部两侧,服饰简单得体,俨然表现了佛家人朴衣素食之风范,契丹民族妇女的风韵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装束在内地极为少见,唯契丹民族所独有,是契丹民族人们心中之佛而人物化的作品,可说太美妙了,心中油然而生对契丹民族先民们的创作艺术智慧的敬意。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