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与绢布上的博古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1与图2都是带人物的博古图,一个画在瓷上,一个画在绢上,确切地说都叫赏宝图。图1是康熙年青花博古图大盘,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图2是宋代画家刘松年的博古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刘松年的博古图为绢本淡设色,纵128.3厘米,横56.6厘米。此画以山水为背景,突出描绘人物,是一幅情景交融的人物画杰作。松树的主干与枝条具有老嫩之别,万攒的松针更有一种茂盛感。在这种葱郁浓密的松林中,几个文人墨客正在把玩古董。把玩者神态各异,表情丰富。所鉴赏的古董有铜鼎、香炉、瓷罐、瓷瓶、执壶等。边上有人正在煮水,有人手中捧着碗盏,估计下个节目是斗茶。

 

  刘松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是南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的宫廷画家。光宗绍熙年间为画院待诏,宁宗时曾画《耕织图》。擅画山水,师从张训札,笔墨精严,着色妍丽,界画工整。兼精人物,神情生动,衣褶清劲。画的山水竹木高大茂密,这幅《博古图》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政治态度上他拥护抗金、反对投降。后人将他与马远、李唐、夏圭并称为“南宋四家”。存世作品有《四景山水》、《溪亭客话》、《醉僧》、《罗汉》、《博古图》等图。现分别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青花瓷盘上的博古图,画的是几个文人在室内赏古。主人看来是个收藏大家,他正在向客人介绍他的家藏宝物。他的藏品种类甚丰,有陶瓷器、书籍、铜器、钱币、字画等,仆人手捧青铜剑,地上还有一张古琴,足以说明主人是位儒雅文士。该图人物生动,布局恰到好处,宝物环绕四周,主人与客人在中间活动,正符合了盘上人物画的特点。有意思的是两件藏品都存在“赏古非古”的问题。绢图上的古物多为宋代器物;青花盘上绘的瓷器有几件也都是康熙年的典型器。宋代的器物在宋代,康熙年的器物在康熙,当然不能算“古物”,充其量是艺术品。这两幅博古图的“古度”就缩水了。不知是画师的疏忽还是我们的挑剔。不过这两件藏品艺术价值都很高,绢上的宋代博古图是国宝级文物;青花瓷盘的画技和烧造工艺不失为康熙青花瓷器的珍品。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