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在澳门义诊:医术“神乎其技”
2018-01-16 09:06:06 作者:沈治鹏 来源:人民政协报 已浏览次
1887年,孙中山从广州博济医院转学到香港雅丽氏医院附属学校西医书院(香港大学前身)。孙中山在学5年,十科成绩获得Honors(优异),毕业名次第一。外科医生、时任香港西医书院教务长康德黎博士非常赏识这名优秀学生,曾设宴为孙先生庆贺。
但这样一位优秀的学生,在当时的环境下,就业却遇到了很大麻烦。此时,孙中山接到了来自澳门绅士向他发出的邀请,找到了用武之地。原来,孙中山在西医书院就读期间,有一次返乡途径澳门,得知当地绅士曹子基、何穗田的家人久病不愈,孙中山便前往诊治,病人很快痊愈。还有一次,澳门知名人物张心湖的母亲病了,请了几位大夫都没有治好。当地镜湖医院院长卢焯之专门把孙中山请去。经孙中山悉心医治,张心湖母亲的病渐渐好了。孙中山医术精湛、妙手回春的名声就在澳门就传开了。1892年秋,澳门绅商听说孙中山已学成毕业,可工作难找,即坚邀他到澳门。镜湖医院也表示愿意为孙中山提供一切便利。孙中山接到邀请后欣然前往。
镜湖医院是澳门最大的一所慈善医院,一向为平民用中医中药免费治病。孙中山到达后,建议兼用西医西药,并慨然表示不受薪金,愿尽义务施诊。康德黎博士为支持高才弟子创业,每逢周日午餐后,就从香港乘渡轮赶到澳门,协助孙中山出诊。
孙中山为倡导引进近代西医和西药,于1892年底,向镜湖医院借贷了本银2000两,在澳门另行开办了一间“中西药局”,既配制传统的中草药,又配制新式的西药。孙中山擅长治疗外科和肺病,每每遇到穷人看病,他分文不收,还赠送药品,从文献中记载他“在镜湖医院赠医,不受分文,以惠贫之”,还有人登报夸奖他的医术“神乎其技”。
在澳门,孙中山一面治病救人,一面“畅言革命”,出版中文周刊《镜海丛报》,刊登自己撰写的革命文章。不久,孙中山在澳门声誉鹊起,“在澳门开业,不及数月,求医者日众,不止华人信仰,即葡人亦多就先生诊治”。1893年,孙中山委托在香港时认识的葡籍人士费尔南德斯向澳门殖民当局申领西药牌照,由于不是在葡国医校毕业,没有葡国文凭,没有领到西药牌照。此后,当地葡医因孙中山医业兴盛,“大招所忌,遂提出禁止外籍医生在澳门操业之议”。于是孙中山离开澳门,改赴广州行医,开办东西药局,继续从事为贫苦病人义务治病救人的义举和革命活动。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