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余件马家塬遗址出土文物获保护修复

  记者日前从甘肃省文物考古所获悉,2017年1400余件马家塬遗址出土文物获保护修复。从出土至今,5000多件相关文物得到保护修复。

  马家塬遗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发掘于2006年。马家塬遗址是秦文化与西戎文化发现与研究的重要成果,是“2006年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技术保护室主任邓天珍介绍,马家塬遗址出土文物达上万件。由于出土文物质地差异很大,保存状况各异,加之文物深埋地下数千年,突然暴露在空气中氧化急剧加速,保护修复工作十分艰巨。

  邓天珍说,保护人员将除锈、脱盐、缓蚀等科学保护方法与传统修复方法结合,实现了遏制病害、提高文物稳定性的目的。目前,修复好的文物存放在恒温恒湿的文物库房,可长期保存。

  X射线探伤仪、超景深显微等仪器,在此次修复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借助这些仪器,保护人员对文物材质、表面腐蚀产物等进行了精细分析,了解了文物的内部工艺结构和损伤程度。“相当于给文物拍片子,能快速准确地发现问题、找到病灶。”邓天珍说。

  马家塬遗址出土车舆的科学复原,是此次修复的亮点。

  据介绍,保护人员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结合古代车舆制作的相关文献,利用三维建模等科技手段,对出土的所有车舆进行了模拟复原。此外,他们还依照原工艺、原材料,完成了2辆较为典型的随葬车舆的1:1实物复原及其余车舆的1:2实物复原。复原车舆在北京大学等地展览时引起轰动,有人称其为“中国古代第一豪车”。

  邓天珍说,对马家塬遗址出土文物的保护修复,不仅使受病害侵蚀的器物重焕光彩,也为文物的进一步保护利用提供了支持。马家塬车舆的复原,再现了古代戎人的造车技术与工艺手段,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实物证据。

  截至目前,5000多件相关文物得到保护,文物质地包括青铜器、鋄金银铁饰件、铁器、金器、银器、锡器等。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