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军刀现河源
陈仰天新发现的太平天国时期的军刀
陈锦钧收藏的太平天国时期的军刀
广州日报和平讯 (全媒体记者曾焕阳摄影报道)河源市和平县民间文化学者陈仰天,近日在搜集粤赣古驿道资料时,在该县一乡村意外发现了一把太平天国将士使用过的军刀,实为珍贵。昨日经河源市博物馆原馆长黄东鉴定,初步确认这把军刀系太平天国运动在清朝咸丰元年至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年间遗留下来的。当地史料记载,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率领的部将曾在和平一带开展过轰轰烈烈的反清运动。
和平县林寨镇居民陈仰天介绍,他的祖辈口口相传,清朝咸丰九年 (1859年) 春,太平天国石达开的部将石镇吉率军到达和平县林寨,驻扎在林寨下楼村。当地官吏为防其入村,迫令当地居民搬入大围村落,筑起围闸,紧闭四门。石镇吉及其部下由于缺少钱粮,于是强攻林寨永贞楼,无奈永贞楼固若金汤,数日未能攻下,后有林寨古村内的富绅们岀面斡旋,太平军乘势撤回下镇村和下楼村营地。石镇吉看到这里民众如此团结,知此处非久留之地,只得另派兵勇到龙川及浰头等地察看地形,同时派岀头领深入各村宣传太平军是推翻清朝统治的子弟兵,现借路经过,按市价购买粮食,决不再扰民。
陈仰天称,时任广州十三行理事的陈佩中是其宗亲,当时正好赋闲在和平林寨老家。他深识大体,看到双方的窘境,主动去游说乡亲们开门迎客,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后来,乡亲们果然听信陈佩中的忠言,按市价卖粮食。石镇吉获悉后十分高兴,他赠送了一柄军刀给陈佩中。这把军刀长52厘米,刃宽4.5厘米,柄长10厘米,刀柄上有回纹,刀刃锋利,刀背轻厚。后来,陈佩中将此军刀传给儿子陈锦钧,此后一直在家中珍藏,如今已锈迹斑斑,但质地尚好。
近日,陈仰天到和平县礼士镇搜集粤赣古驿道的相关资料时,在礼士镇三联村茶子墩退休教师谢日扬的家里意外发现一把军刀,与陈锦钧家里珍藏的太平天国军刀极为相似。谢日扬将军刀转赠给陈仰天收藏。昨日,记者在陈仰天家中看到,谢日扬转赠的军刀为红木手柄,而陈锦钧家中收藏的军刀手柄为角质,上有花纹。
谢日扬告诉陈仰天,据他爷爷谢儒祥所讲,当年太平天国军队从林寨撤离西行,往公白、大湖方向进发,在梨树下古道遭清兵伏击,有一小头目受伤后,急忙躲进寺庙背后的石缝而逃过一劫。次日下午,谢儒祥路过寺庙时听到有微弱的呻吟声,后循声找到了这个太平军将士。谢儒祥趁着黄昏,将太平军将士救回家中,并为他治好刀伤,这位太平军将士后从和平县东水镇经龙川县老隆镇返其梅州大埔的老家,并将这把军刀留在了谢家。
河源市博物馆原馆长黄东称,这把太平天国将士遗留下的战刀,制作工艺相当好,是当地文物搜集过程中找到的难得珍品,这对今后研究太平天国运动在河源的历史,及时提供了较好的实物依据。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